约旦贝都因人把家挖在半山腰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位居西亚的阿拉伯国家约旦,生活着不少贝都因人。约旦南部,有一个名叫佩特拉的地方,那里是旅游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时,那里的人生活在山腰的岩洞里,今天,那一带的不少贝都因人依然以岩洞为家,他们选择世居的传统生活,而不愿融入现代社会。《环球时报》记者曾赴佩特拉采访,得以一窥究竟。
由约旦首都安曼南行大约260公里,就到了佩拉特。在古希腊语里,佩特拉的意思是“岩石”,这的确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石头城,所有建筑都建在悬崖峭壁上,令人叹为观止。
佩特拉的岩石多为红褐色,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尤其迷人,因而佩特拉又有“红石城”或“玫瑰红城市”的美誉。19世纪英国诗人J·W·柏根来此旅游,被佩特拉艳丽的颜色所震慑,遂在一首诗里写道“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这使“红石城”佩特拉声名远播。
要进入佩特拉,只能通过蜿蜒狭窄的峡谷甬道,甬道的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只有1米多,仅容一辆马车勉强通过。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仰头看,山势陡立,刀劈斧凿一般,可透过窄小的缝隙窥见蓝天。如今,生活在这一带的一些贝都因人的家,就悬在佩特拉的山体岩石上。导游哈菲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贝都因人深居简出,很少出来与外人接触。虽然有些人已经融入社会,他们盖房建屋,安居乐业,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住在祖辈的山洞里,地方政府给再多的补助也诱惑不了我们。”
哈菲兹还自豪地说,生活在岩洞里的是“勇敢的人”,他们自比山鹰,虽然没有山鹰的翅膀,但一个个从小练就了一身开弓射箭的好本领,能把翱翔在空中的雄鹰射下来。
哈菲兹说,佩特拉这一堪称奇迹的红色石头城是他们的祖先纳伯特人创造的,红石城是纳伯特人的智慧结晶,更是纳伯特人的骄傲。
纳伯特人,也翻译成纳巴特人、奈巴泰人等,是阿拉伯人的一支,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纳伯特人就在阿拉伯半岛的中、南部居住。大约公元前600年,纳伯特人来到佩特拉,在岩石上开凿洞穴,建造家园,并建立了厄多姆王国,定都佩特拉。厄多姆王国一度十分昌盛,但“树大招风”,罗马帝国在公元2世纪派兵攻打纳伯特人,并在佩特拉原有的建筑上建了一些新建筑。后来,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商业地位不再重要,佩特拉渐渐淡出历史,被风沙浸埋,直到19世纪初才被探险家发现得以重见天日。
1812年,一个名叫约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险者来到这里,从茫茫沙海中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佩特拉,使这座曾经的繁华之都重回人们的视野。这里人们居住的岩洞,也被从时光的岁月深处打捞出来。从那以后,前来红石城佩特拉的人络绎不绝。约旦把佩特拉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约旦的国家通讯社也以“佩特拉”的名字命名。
今天,虽然纳伯特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不少贝都因人认为他们是纳伯特人的后裔,延续着先人的血脉,他们执着地守候着祖辈的家当、基业和灿烂的文化遗产。《环球时报》记者发现,这里的人喜欢把家——岩洞建在半山腰,他们在坚硬的石头上开凿出一个个洞穴。此外,他们还在山壁上修庙宇和宫殿,甚至墓穴也建在陡峭的岩壁上。
纳伯特人最著名的宫殿是“哈兹纳宫”,俗称“金库”,也建在半山腰上。哈兹纳在阿拉伯语中是“宝藏”的意思,当地人叫它“法老的藏宝洞”,因为他们相信古时的埃及法老和许多后来的国王把珍宝藏在了这里。
哈兹纳宫高近50米、宽约30米,整个建筑就雕凿在一块完整的巨大石壁上,仿佛天然镶嵌进去的,可谓巧夺天工。哈兹纳宫上下垂直陡峭,分两层,横梁和门檐上雕有天使、圣母以及带有翅膀的武士像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艺术价值很高,不仅是古人洞穴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是今天佩特拉的耀眼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