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首超50% 专家指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其持续增长提供韧性
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首超50%
专家指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其持续增长提供韧性
□ 本报记者 何 可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历史性一刻。
据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87.8万辆,月度市场渗透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1%。
“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颠覆了以往‘油电’两方市场格局。”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姚垠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也得益于各大车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上的不懈努力。
2023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2023年1月的25.6%增长至今年7月的51.1%,一直保持高位。特别是在车市进入传统淡季、产销节奏放缓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月销量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成绩来之不易。
“新能源汽车产品智能化及充换电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拓展提供了韧性。”据姚垠国分析,受插电混动技术和增程技术取得突破及国家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的影响,后续乘用车存量市场的换购、增购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动力电池相关产业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领域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新能源汽车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私人购买数量逐年上升,按照动力电池5至8年的使用寿命计算,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退役潮’。”据姚垠国介绍,为迎接“退役潮”的到来,各地均积极布局电池回收产业,积极打造“原材料—电池制造—电池装机—电池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闭环。截至2024年7月,全国已经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网点超15000个。从区域角度分析,动力电池回收网点聚集在动力电池装机量较多、靠近动力电池原材料产地的华东和中南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的网点数量最多,均超过1000个。
受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根据研究中心的统计,2024年1—7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利申请量为96件,月平均专利申请量为13.7件。其中,从专利申请主体来看,企业专利申请量高于学校,整体占比接近六成,为专利申请的主要力量。从区域分布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占据了该领域的半壁江山。两地区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基础,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姚垠国表示,政策的强力引领,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智能网联的日趋完善,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新能源汽车仍然有长足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