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约3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明显低于小学生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截至2020年,我国三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懒得动”。
近日,一份针对115余万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视力、肥胖相关数据却在不断上升。
截至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小学生6.5%,初中生14.5%,高中生11.8%,而大学生为30%,为何会有这种变化?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最高,大学相比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有明显下滑。这与学制或教育政策相关,小学生没有任何升学压力,小升初都是就近就便入学,不再举行入学考试和升级考试,所以在小学里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安排没有那么紧张,课余作业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小,所以小学生能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其他活动。
而初中到高中,学习压力在进一步提升。另外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习惯也没有养成,所以课业负担加重,再加上升学压力,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就会出现明显下滑。
在人们的期望中,大学生没有了更高的升学压力,应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参加各种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可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大学体育课只有一二年级有,而且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大学里学生的生活兴趣更加丰富多彩,很多人会更多地受到学业或其他事情的吸引,而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参与非常少。这可能是到了大学之后,反而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下滑的原因。
对于这个解决办法,王登峰指出,首先要求要把课上好,同时要充分保障活动时间。这样,尽管在老师并不那么专业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去组织一些相关体育项目进行教学,鼓励因地制宜地把当地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主要是要确保孩子能够学会一到两项的专项运动技能,同时能够保障他们的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这是硬指标,我们希望各地各校加强督导,而且要把落实情况作为学校、校长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据悉,国家和教育部鼓励各地制定学校体育教师强化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能够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这是一个硬性要求。现在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推出了很多相应解决办法,包括有的地方政府专门拿出事业编制,由政府来购买服务,去聘请体育老师,再分到各个学校。
国家的支教计划也在不断推进,同时也鼓励社会各界有志于做学生体育方面指导的人,能够参与到工作中来。要多管齐下,确保学校的体育课和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按时如期进行。
另外,心理健康问题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大相似性,如果一个人久坐不动,而且课业负担过重,又没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他不仅身体会出问题,精神上也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说“一增一减”,增加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其实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