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保障好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22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以快制快开展疫情处置,准确划分风险区域,有序组织核酸检测,有效管控风险人群,严格规范隔离工作,确保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到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该管住的要坚决管住,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该落实的要落实到位,保障好疫情处置期间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
人口密集城市成为
疫情防控重点地区
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表示,近期疫情呈现多个特点,一是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自11月1日以来,全国已经累计报告了25.3万例感染者,近一周平均每天报告2.22万例,较上一周增长了一倍。二是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播链复杂。多数省份疫情持续发生,多个省份的疫情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有的省份面临三年来最严峻复杂的局面。三是人口密集城市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像广州、重庆,由于人口规模大、人员流动性强、高校等重点场所集中、人员聚集性活动多,加剧了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和防控难度。
胡翔说,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隐匿传播和传播力强的特点,增加了早期感染者快速识别和追踪管理的难度。像工厂、医院、学校、餐饮、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疫情的多点位加速传播,也容易造成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社区防控等防控力量的不足和资源紧张,也增加了疫情防控和快速处置的难度。
对于医疗机构不能
一关了之一封了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发生疫情的地区,医疗机构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够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特别是像医疗机构的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这些重要的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要保障患者的救治。
对疫情防控需要临时停诊的医疗机构的某些科室,要通过本地媒体以及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公布,“要让老百姓知道相关的停诊信息,应该说知道的越及时、越具体越好。”对确需有风险要封控的医疗机构以及相关科室,要强化应急处置的机制,及时开展环境消杀、风险排查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感染风险,能够做到快封快解,达到解封条件后也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恢复相应的诊疗服务。
离开低风险区群众
须持48小时核酸证明
针对有记者提问称,低风险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等问题,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基于第九版防控方案实践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研判证据。
也就是说,在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均能够快速隔离管控并及时转运的情况下,对于高风险区管控人员中连续5天没有发现新增感染者,表明高风险区在社区的传播已经基本阻断。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区域人员管控,二十条优化措施由原来的7天调整为5天,以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王丽萍介绍,低风险区指的是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除去高风险区以外的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对于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控措施。低风险区的群众,要减少外出、不聚集、外出时要做好防护;主动配合区域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等防疫工作;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腹泻等,要及时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及时排查病毒感染。同时,倡导低风险区群众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如果确需离开,离开所在城市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督促一些方舱医院
规范设置提升服务
针对有网民反映方舱医院的环境比较差的情况,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九版诊疗方案的要求,对于新冠感染者实施分类救治,对于普通型、重症和有重症风险的感染者,要及时收入定点医院进行救治。还有一大部分是轻症,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方舱医院进行救治。方舱医院的设置,就能够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日常医疗服务,能够保障其他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刚性需求。
郭燕红说,可能有一些方舱医院在环境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也是说明各地在大规模疫情的时候,可能是仓促建成一些方舱医院。“我们已经下发文件,专门进行督促和要求,指导各地首先要做好准备,按照方舱医院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做好方舱医院的设置准备,以及医务人员和管理的准备,不断提升方舱医院的医疗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确保有需要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实现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也为保障日常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持。”
文/本报记者 屈畅
统筹/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