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2033》重制版游民星空点评8.1分 核战后的莫斯科

  《地铁:归来》是《地铁2033》与《地铁:最后的曙光》两部作品的重制合集,如果你也和暗哨的一位同事一样曾经将它当成了地铁三部曲的华丽终章的话,请接受在下最诚挚的同情。《地铁2033》发售于2010年,《地铁:最后的曙光》则发布于2013。与近年来许多近乎挖坟掘墓的重制相比,这两部作品还得算是相当“新鲜”了。由于此前我们没有单独针对这部作品进行过评测,暗哨正好趁此机会以重制版为基础,对两部作品重新进行点评,首先就是老前辈《地铁2033》。

8.1 地铁2033 重制版 Metro 2033 Redux
评测平台:PC
重制版的《地铁2033》对相对比较粗糙的原作进行了一些打磨,使得作品的亲和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更多的难度选择也给了玩家更多体验这部作品的方式。
毛森骨立
针对性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极其丰满的世界设定
新的游戏模式带来了新体验 射击体验尚可
关卡设计水平一般 隐藏要素有些鸡肋

  《地铁2033》的故事肇始于一场毁灭世界的核大战,在这个世界里,莫斯科的地面已经被核武器变成了人间地狱,只有在战争爆发前及时疏散至地铁内的大约40000人得以幸免。20年后,这些残存下来的人类已经将莫斯科地铁建成了新的家园,以地铁站为单位形成了许多文化迥异的社区。可是,曾经毁掉了这个世界的争端也随着人类一起来到了地下,冲突和战争也以一种更加微观、但更加残酷的形式在地铁中反复上演。而在地面之上,新的威胁也正在逐渐逼近……

《地铁:回归》宣传片: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地铁2033》是由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最早由THQ发行,在2010年发售,原著小说的出版日期还要再早上5个年头。这部作品曾经在俄罗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国内也有出版。主角Artyom在进入地铁时还是个孩子,在末日后的地铁里长大成人。他一直向往着到其他站点甚至地面进行冒险,而当命运之轮开始转动时,我们就将随着这位年轻人一起,游历幽暗的地铁和莫斯科废墟。


这可不是静态图

  《地铁2033》的原著并非是一部恐怖小说,但由4A工作室开发的这部《地铁2033》则比许多打着恐怖旗号的作品更像是恐怖游戏。如果你此前在《辐射3》中的华盛顿地铁里曾受过食尸鬼的惊吓,大概就能知道末日背景下的地下隧道能够撑起什么样的恐怖氛围。这里黑暗、肮脏、逼仄,到处四散着或新或老的尸体。而且,人类并非是莫斯科地下唯一的幸存者,在那些终年无光的隧道中盘踞着许许多多的变异生物,随时准备跳出来吓你一跳。


画面还是有点小进步的

  如果这对于你来说还不够刺激,那么别担心,因为战后的莫斯科还是一座“闹鬼”的城市。拥有心灵感应能力的“Dark Ones”与Artyom曾经的亲密接触让其获得了某种通灵能力,能够在一些场景读取到残留在当地的意识与画面。听起来好像没什么惊悚之处,但当你独自一人在黑漆漆的废墟中探索时突然听到一阵小女孩银铃般的笑声时,又或是在一条房梁下见到一个男人上吊的影子一闪而过时就会明白,探索这个末日后的城市需要的勇气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地铁居民的主要副食

  不过尽管环境如此阴郁,在地铁中存活下来的人类却比暗哨想象的开朗得多(估计蘑菇酿造的伏特加对此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而这一切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因为距离那场毁灭文明的灾难已经过去了20年,20年的时间足够让人群中最初的那些绝望之种发芽、生根、成长、最后凋零。活下来的人都已练就了足够坚强的心灵,所以,尽管天灾、内斗与来自外部的可怕威胁让人类面临的局势前所未有的绝望,你依然能够在刚刚完成了一单交易的商人眼中、在奔跑玩闹的孩童眼中、甚至在想要攫取权力的野心家眼中看到希望的火花。这样的点睛之笔尤其难能可贵,不仅因为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还因为这是在小说原著中也没能很好表现出来的意象。


战前的莫斯科

  如果你以前读过《地铁2033》的原著小说,那么这部作品不仅能给你带来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体验,还能使得你对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创造的这个荒凉阴暗的世界有一个更加立体的了解。那些曾经在纸面上出现的角色和场景将凭借着电子游戏世界的3D魔术以前所未有的直观出现在玩家的面前。这里不仅有幽深的隧道和可怕的怪物,还有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车站。你能在一个又一个窝棚之间穿行,观察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生活,其间蕴藏的信息量实在令人咂舌。


战后……

  尽管有着极其丰富的剧情资源和深邃的背景故事,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地铁2033》依然是一部专注于单人游戏体验的FPS,而非RPG。而在FPS最核心的游戏体验方面,本作的表现也颇有些可圈可点之处。尽管游戏的军火库不算十分丰富,但却胜在射击手感不赖,尤其是一些地铁人民自行设计制造的武器,比为数不多的旧世界遗产更有个性,也更加好玩。


城市虽毁,人却还在

  现在看来,原版的游戏更加注重步步惊心的生存体验,总体来说在难度上相当苛刻,每一发子弹都很珍贵,每一场遭遇战都必须谨慎面对。而在重制版中,游戏则在难度方面做出了相程度的调整。新增的“斯巴达”模式让玩家基本不用再担心弹药的问题了,也使得游戏的难度更向主流FPS的水准靠拢。当然,玩家依然可以选择最最困难的、没有任何辅助UI的幸存者模式,体验最最恐怖艰辛的地铁生存之旅。


桌面上的彩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末日后的地铁里,保存完好的、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军用弹药成为了游戏最重要的货币,足见在这个世界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多少危险。更有趣的是,这些黄灿灿的子弹也能当成真正的弹药装到自动武器里来使用,效果自然相当拔群。不过就像当年《仙剑奇侠传》中林大小姐的乾坤一掷一样,除非是改派,否则一般玩家大概都会是打在怪身上,疼在人心里吧。


倒霉的地铁居民

  原则上来说,在主角Artyom与人类敌人的冲突中,玩家都可以选择潜行的方式解决战斗。选择了这条道路的玩家可以像《分裂细胞》中的费舍尔那样,将场景中的光源一一熄灭,让黑暗成为你的盟友。但是,尽管游戏给玩家提供了这样一种通关的方式,但《地铁2033》的潜行系统还是整部游戏中相对比较薄弱的一环。你没有什么额外的装备和技能来支持自己的行动,说白了唯一的玩法就是摸黑在后背打闷棍,或者用消音手枪干掉一群患有严重近视和夜盲症的敌人。如果你以前玩过《分裂细胞》或者《杀手》系列,那么在游戏中潜行恐怕真的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更好的体验。


挂了

  玩家的生存压力并非仅仅来自于怪物,20年的时间显然还不足以让地球母亲治愈战争带来的创伤,能致人死命的辐射尘埃依然盘踞在莫斯科的街道上。这就使得.玩家在地面探索、或在一些密封的不好的隧道中必须戴上防毒面具,否则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而防毒面具本身又不是永久有效,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滤芯才能发挥作用,滤芯也因此成为了游戏中重要程度仅次于弹药的道具。


场景设计很细致

  《地铁2033》在刚发售时由于配置要求极高曾经被戏称“想要玩到最高画质,要等到2033年”。这次的重制版则在画面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如果你要开到最高等级的SSAA(没有特别厉害的显卡最好关掉SSAA,只开0.25的话反而画质会下降)一般的显卡恐怕还是会吃不消。经过这次翻修以后,只除了部分角色的面部建模让人看上去有点不舒服外,(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地下生活与营养不良所致),《地铁2033》的画面即便在2014年也不会让玩家感到多么过时,不仅幽暗的隧道拥有出色的细节感,一些地面上的冬日场景在今天看来也是大气磅礴,让人印象深刻。


有许多动感十足的桥段

  本作比较显著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关卡设计方面,在这个领域,本作在2010也算不上取得了多好的成绩,2014年的重制版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游戏的关卡设计与传统的线性FPS游戏没有太多的差别,只是增加了一些探索要素。只可惜,这些探索要素并没能很好的和游戏的节奏感契合在一起,它们有时会拖慢游戏的节奏,对于那些不会使用指南针的玩家来说,有时还会导致迷路。


本作的商店系统有些流于简单

  而且,对于完美主义玩家来说,这些不很好找的隐藏要素还有一定的强制性,因为在最高难度下,这些隐藏在角落里的额外的弹药对于生存至关重要;而在比较流畅的斯巴达难度下,为了收集到全部的文档,你也必须仔细的寻找每一个角落。从这个角度来看,《地铁2033》的探索收集要素恰好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如果游戏的隐藏要素再少一点,或者再少一点,那么玩家也不会因为错失感到遗憾。如果游戏的隐藏要素再多一点,玩家挖空心思的寻找也会更有意义。


这大概是变异的老鼠吧

  本作还有多结局的概念,不过这些结局并没有什么分枝性可言,玩家在游戏中所遭遇到的道德困境和选择也远没有其他一些作品那么丰富。人类与“Dark Ones”之间的关系作为主线多少还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且考虑到随后的续作和小说的情节,玩家们控制下的Artyom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选择。这样的设计也再次提醒了我们,这不是一部RPG,而是FPS。


不知道地铁中还有多少人口

  重制版的《地铁2033》对相对比较粗糙的原作进行了一些打磨,使得作品的亲和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更多的难度选择也给了玩家更多体验这部作品的方式。如果你此前还没有接触过地铁系列,那么现在则是个绝佳的机会。如果你此前因为游戏过高的难度和阴森的氛围望而却步,重制版“斯巴达”模式所提供的更加丰富的弹药在降低了游戏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面对怪物时的恐惧感,至少值得你再给它一次机会。

热门相关:老子是癞蛤蟆   剑道真解   仙魔编辑器   仙魔编辑器   快穿:女主驾到,女配速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