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延续天空梦想 创新点燃工匠精神

无人机从66千伏温泉变电站腾空而起,不久便按预设路线,对10千伏温新一线完成智能巡检任务。5月15日,国网辽阳供电公司员工在弓长岭地区排查配网线路隐患。一架集红外线、激光雷达、4K高清图像拍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无人机精彩亮相。这是刘东兴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又一突破。

刘东兴是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高级技师,被编入辽阳市白塔区民兵无人机分队。他于1999年参军入伍,新兵下连时分配至无线电靶机班。在部队,他学习掌握了航模靶机制作、组装、调试、发射、遥控飞行等技术,成为中国民航无人机教员。

2010年,刘东兴退役返乡,成为一名电力系统巡线员。为检查输电线路,他经常爬高山、进密林、上铁塔。为更好地完成工作和服务民生,他想到利用无人机搭载摄像设备,实施高空抵近巡查的办法。

起初,他通过上网查资料和咨询部队专家,把目标锁定在国内刚刚起步的多旋翼无人机技术上,因缺乏资金没能继续。后来,他决定凭借在部队积累的固定翼航模靶机知识,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查资料、画图纸、加工元器件……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尝试,一年半后,刘东兴以创新精神突破技术瓶颈,独立完成多旋翼无人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在输电巡检时一展身手。

2016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刘东兴无人机创新工作室,这是全省唯一一个省级无人机创新工作室。刘东兴作为领航人,带队开启了针对特殊电网需求的设备研发,瞄准带电操作、偏远山区抢修等输电维护领域作业难题,实现了技术的多点突破和应用。

八年来,刘东兴和他所在的创新团队所研发的无人机及挂载模块在技术手段、研发理念及创新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整个辽宁地区,从最早于2010年研发的单兵无人巡检机,到最新的无人运输机,刘东兴累计研发二十多种机型,研发成果及各类模块150余件,涵盖施工运输、喷涂防腐、牵引投放、异物处理、应急照明、长航时巡检等功能,90%应用在生产工作中,在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累计完成超过15000架次的飞行任务,在导线悬挂物处理、无人机巡检、避雷针防腐、绝缘子PRTV喷涂、绝缘子水冲洗、夜间应急抢修照明、工器具运输、山火隐患处理等累计节约人工968人/日,减少停电时间624.5小时,有效避免了大规模停电,让无人机真正成为电力生产一线的“好帮手”。

2023年8月下旬,辽宁省辽阳军分区在辽南太子河水域组织抗洪抢险演练。一架集器材投送、水情侦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无人机精彩亮相,它腾空而起,不久便将一艘小型救生橡皮舟精准投送到孤岛上,被困群众借橡皮舟顺利脱险。这是退役军人刘东兴自主研发的第12款应用无人机,此款无人机成功实现了大载重运输、滞空能力提升以及替代传统人工高空作业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最大限度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停电次数,增加了供电可靠性,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力系统的现代化进程。

在研发喷涂防腐无人机前,避雷针的防腐是需停电后将整根避雷针吊装到地面进行处理的,如今刘东兴利用喷涂防腐无人机解决了这个问题,机载避雷针高空除锈喷漆装置,实现避雷针高空带电不拆装防腐喷涂,缩短了停电时间。该无人机已应用于辽阳地区一百余个变电所的412根铁塔避雷针锈蚀处理。

此外,刘东兴着眼山地防火任务,研发了具备火情侦察和投掷灭火弹功能的无人机,有效提高了民兵抢险安全系数。在抗洪抢险中,他研发的可载重50公斤的重型投递无人机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他已培养民兵无人机操作手102名。

“需求一定是来自一线实际作业中发现问题,然后我们进行技术创新,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优化。”刘东兴说道。

近年来,刘东兴带领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实用型专利57项、授权发明专利4个,他还是国网劳模、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技术能手、辽宁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辽宁电网工匠、辽阳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2023年,他荣获辽宁职业技能、新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10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以智慧力量成为辽阳供电公司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翅膀,以工匠精神开启创新工作室“无人机时代”的新征程。(詹秋雅)

热门相关:瑜伽熊   有魅力的大婶婶   初恋在台北   长江7号爱地球   大胸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