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新会区构建三大机制筑强“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加强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开展“1+6+N”(“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以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推动政法单位力量下沉,凝聚群防群治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赋能“百千万工程”。该区在江门市平安建设考评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作为市内唯一县(市、区)获广东省颁授“平安鼎”,今年全区刑事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18%。越趋完善的基层社会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新会区综合实力持续跃升,在全国百强区排名中连续12年实现争先进位。
一、强化“1”的中枢核心作用,构建“矛盾不上交”的多元化解机制
规范阵地建设。由区委书记挂帅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打造社会治理枢纽平台。全面推动区、镇(街)、村(社区)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法庭、司法、人社等部门按需“常驻+轮驻+随驻”,做实做细信访调处、法律援助、心理安抚等工作,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其中睦洲镇综治中心成为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规范机制建设。以“听风便觉险将至”的敏锐性,通过综治中心排查、12345热线等多渠道排查社会风险隐患“弱信号”,及时预测和识别风险苗头,2023年以来排查“弱信号”超3000宗,100%妥善处理。深化综治中心与“信访超市”一体化运行,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本地+外地”双线同步的“外送服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今年累计办理群众诉求超1万件。
二、突出“6”的主力军作用,构建“平安不出事”的基层治理机制
深化智慧网格建设。全区划定817个智慧网格,党组织全面涵盖网格,网格员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辖区各类网格事件。制定《新会区深化专职网格员职业体系实施方案》,拓宽专职网格员激励和晋升通道。开展多层次培训,提升基层网格员业务水平。统筹基层政法力量。强化镇(街)政法委员统筹协调、督查督导等职能,加强诉调、检调、警调对接,完善“村巷法官”、检察力量下沉、“警网融合”“调解+外送”等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发生。新会公安分局发挥“警网融合”优势,建立“新会义警”队伍,实现“信息格中采、人在格中管、事在格中办”。深化“粤平安”平台应用。加强“粤平安”云平台管理,汇聚网格事件、12345等诉求数据,以数据分析助力矛盾风险预防化解。通过“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有效调动职能部门到场协调处置,今年以来“发令”的“执行”率达100%。加强对网格事件的预警、调度、处置,科学高效消除各类社会风险隐患。我区一镇依托“网格+‘粤平安’”系统,仅用3小时便寻获走失1天的老年痴呆老人,展示了“粤平安”系统赋能网格化的为民服务新速度。
三、发挥“N”的群防共治作用,构建“群防不缺位”的共治为民机制
多元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打造“新会义警”“水上义警”“甘蔗妈妈”等特色品牌,推动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和农户投身志愿服务,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019支,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吸纳辖区老党员、老干部、专业人员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各镇(街)建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以“积分制”“社区共享空间”“村(居)民议事厅(会)”等创新形式,提升村(居)民参与村(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建共治理念更深入民心。传承启超先生“乡治”理念。从“乡治”中“全乡出力浚治小运河”获得启发,推广积分制、“网格+议事亭”,吸引村民参与平安乡村建设。从“三保联治”中获得启发,统筹各职能部门,镇、村法律顾问等力量,实施“规矩绳墨”工作法。从“设乡团守卫乡村”中获得启发,从农村保安员、热心党员中选拔组成义警队伍,参与巡逻、信息摸排等工作;安装具有VR和提醒功能的防溺水监控,已成功劝阻上百名青少年远离危险。(黎洛鹏 李浩东 新会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