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地发布红白喜事操办标准,媒体:推进移风易俗切忌“用力过猛”
据近日央广网报道,山东某县发布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指导标准,提出喜事“严格控制参加人员”,婚礼参加人员限为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近姻亲;丧事“严禁私自办理”,丧主要第一时间向村红白理事会报告,由红白理事会主持办理,并向镇(街)民政部门报备。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在传统观念中,红白喜事是一些地方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白事喜办”“红事大办”成为标配,不仅造成铺张浪费,助长攀比之风,而且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进行整治。可以说,破除陋习、树立新风已成社会共识。
从这份指导标准中,能够看出当地移风易俗的决心,然而有些规定的具体条款却经不起推敲。从限制婚礼宾客的亲缘远近,到规定宴席烟酒的具体价格,“细致入微”的规定未免有些脱离实际、不近人情。况且,指导标准中出现“不准”“严禁”等字眼,有权力越界之嫌。对此,山东涉事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只是倡议性标准,仅供群众参考——如果是倡议,那么更要尊重公众情感,把握公私边界。入情入理才能入脑入心,“用力过猛”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民众的反感和抵触。
一个地区的风俗是长期形成的,移风易俗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铲除陋习不是“管人管钱”这么简单,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观念。所以,相关部门要有耐心,充分考虑民众感受和实际情况,通过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社会新风;也要善用巧劲,比起一味的“禁”与“堵”,不如通过订立村规民约、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引导形成行动自觉。
推进移风易俗,考验着公共治理的智慧。各地在制定政策时要找对路子、把握好分寸,给民众情感表达留出空间,最大程度汇聚合力,营造绿色、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