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山东·外眼看临朐|非遗项目焕光彩,留学生的手工箅子新体验
大众网记者 李溯 通讯员 王乐恬 潍坊报道
随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6月6日,来自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的法国、比利时等国家7名外国留学生跟随“走读山东·外眼看临朐”外国友人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体验非遗技艺手工箅子制作。
活动现场,桌子摆满了由非遗手工箅子技艺传承人刘岳清制作的水饺箅子、八角箅子、元宝箅子等各种类型的手工箅子,形状精巧、造型各异,引得来人纷纷发出惊叹。“我来到中国,除了学习语言和文化,也非常渴望体验当地的手工艺品制作。”来自比利时的路易斯兴奋地说。
“临朐的手工箅子至今已有四百年的传承发展历史,在清末闯关东时期,临朐人便将箅子的制作技艺传到东北,到现在临朐手工箅子还被带到了美国、日本、肯尼亚等国家,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刘岳清介绍道,“制作手工箅子要经过选、折、剪、割、缝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要精准小心。”
“各位同学,箅子制作的核心是高粱秆的编织。大家面前都有准备好的高粱秆和麻绳,大家选择粗细一致、颜色相同的高粱秆,先将高粱秆与箅梁绑在一起,间隙要大小均匀,高粱秆采用一倒一正的顺序制作,找出箅梁中心将箅子半成品切割成圆形,把箅圈放上进行编织,编织时要有力度,防止高粱秆来回窜动。”刘岳清边演示边对大家讲。
师生们聚精会神地编织着手中的箅子,“这个工艺品看起来很小,制作起来却比我想象得复杂很多。”来自法国的马洛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一旦做错了就要重新开始。”
西方面孔与东方非遗的搭配,碰撞出文化交融的火花。在体验手工箅子制作的过程中,外国留学生不仅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的乐趣,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此外,体验手工箅子制作更是一个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友谊的绝佳机会,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经验,拓宽视野,促进友谊,实现文化的融合和传承。
近年来,临朐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已累计挖掘整理蓝印花布、纯手工布鞋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117项,累计研发黑陶瓦盆、手工箅子等11个系列、1000余种文创产品。将非遗传承与文创手造有机融合,不断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激发了民间创新发展内生动力,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打造临朐手造文化品牌,撬动了乡村发展与振兴。
“我要把我亲手做的箅子分享给我的家人,告诉他们我体验到了中国的非遗项目!”来自法国的罗恩拿着自己编织的手工箅子开心地说,通过这次活动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体验其中的神奇与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