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好”转向“一直好”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一时好”转向“一直好”
——上犹县探索物业进乡村治理新路径纪事
□赖含炘
天蒙蒙亮,曾祥忠拎着工具走在干净整洁的乡道上。原来在头一天,有村民打电话向他反映自家自来水管破裂了。他带着维修人员赶往村民家中进行维修。
“经常去村民家里修东西,我也学会了一点修理技术了。”曾祥忠打趣道,他是上犹县平富乡庄前村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物业管理办公室主任,“以前只有城里才有物业服务,现在物业覆盖村里的家家户户。”
在村庄环境治理过程中,各村普遍存在设施“重建轻管”、环境治理责任不明确、资金无保障等老大难问题。因多数保洁员只进行简单的道路清扫,村庄公共环境卫生仍然存在脏乱差的现象,村内环境整治既管不好也管不了。
为破解村庄管护难题,近年来,上犹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推行“物业进乡村”管理治理模式,由第三方或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整体承包全县131个行政村,按户核定费用,实行合同制管理,激发了群众自主参与积极性,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庄长效管护的双赢。
物业引进来了,资金如何保障?在成立“物业进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和物业管理办公室后,平富乡物业办依据实际情况,初定村物业管理中心按照每户每月5元的费用标准进行统一收费,如果有“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到位、家庭环境卫生保持较好的村户,下月则不需缴纳物业费也可享受物业服务。
通过向群众收取物业费的形式,不仅为各村物业管理中心提供了一些经济来源,同时发挥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将村民与乡村物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改善了村庄环境。
充分整合资源,上犹县适度聚合支农资金,从每年度县财政安排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中切块支持,配备足额的农村村庄长效管护经费,整合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经费。成立乡村理事会或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发动群众特别是在外成功人士捐款捐物支持家乡环境整治建设,全方位、多渠道、筹措物业进乡村的资金需求,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水管很快修好了,曾祥忠步履匆匆,还要赶去下一家修厕所,一路上他介绍着平富乡的物业工作和成就,虽然忙碌,脸上却洋溢着自豪。
“不是把物业引进来之后就行了,后续监督管理也要跟上。我们每月都会开展一次‘物业进乡村’运行绩效评估,绩效考核分A、B、C、D四个等级,C档为限期整改并核减经费,D档为需终止合同更换承包方。”曾祥忠边走边介绍,他们也会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提升乡村物业管理的专业水平。
聚焦当前乡村环境短板,上犹县将农村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披乱围、畜禽散养等“五乱一散”整治内容列入承包范围,以合同的形式明确第三方在村庄环境卫生、设施管护、庭院整治、村庄秩序等物业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乡镇作为发包方行使正常的监督管理职能,每月开展一次“物业进乡村”运行绩效评估,深入现场进行业务督导,分村出具评估报告,借助“物业进乡村”管理平台,推进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
在庄前村积分兑换超市,骆金凤提着一大桶山茶油,笑着说:“这桶油是我用积分免费换的,可以吃上几个月。”68岁的骆金凤是庄前村石子组的孤寡老人,一直是庄前村考核红榜业主。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一直都是平富村乡村工作中的重要议题,积分兑换机制应运而生,该乡要求村物业管理中心每月对缴纳了物业费的业主实行积分考核,业主可利用奖励到的积分在所在村的物业管理中心兑换积分券,积分券可到指定的积分兑换超市抵扣现金消费。
同时,上犹县出台激励政策,安排专项奖励经费,每年度奖励一批“物业进乡村”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庄,大力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文明卫生农户”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营造“人人讲文明、人人爱卫生”的浓厚氛围,形成“民事民管”良性工作机制。
如今,平富乡村庄环境从“一时好”转向“一直好”,公共服务从“民事乡办”转向“民事民办”,集体经济从“被动观望”转向“主动作为”,村庄治理从“小独唱”转向“大合唱”,一次次服务的供给、一回回走访慰问,不仅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更成为了上犹县和美乡村的治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