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
今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的第五个年头。《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5年来,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持续推进,桥梁飞架、隧道通畅、路网越织越密……截至目前,交通运输部组织109家单位开展了516项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累计开展66项试点任务验收工作,40项试点任务已完成验收评估。
绿色施工降污减排
6月25日,随着最后一座每小时堆煤6500吨的斗轮取料机安装到位,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河北沧州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煤炭堆场顺利完工。该项目对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提高专业化生产和绿色作业水平,推进港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具有重要意义。
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主要枢纽港口。煤炭作为传统的干散货能源,颗粒小、难定位、自重小、易起尘,煤港抑尘压力较大。
“2005年,我来单位报到时,根本不用找单位在哪儿,远远地就看到公司上方烟尘笼罩。”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二部技术设备科副科长杨文博说,过去公司员工下班时,深色工装上都会落一层厚厚的煤灰。现在,通过一系列抑尘措施,大家即使穿白衬衫上班也不必担心弄脏衣服。
目前,厂区内的粉尘浓度仅为0.078毫克/立方米,不到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降尘的关键在于国能黄骅港务公司自主攻关实施的本质长效抑尘技术。记者在三期翻车机房看到,在四节一组的运煤车厢翻车倾倒煤炭的同时,一旁的机器会喷出水雾,煤尘沾水后自动沉降,不再飞扬。
公司生产三部技术员赵炎介绍,在翻车过程中进行喷雾,可以让水雾与煤尘充分均匀混合,降低后期操作中煤尘飞扬的概率。此外,港区内采取的皮带机洗带、堆料机大臂洒水、翻车机表层干雾抑尘、堆场智能水幕、曲线溜槽、粉尘处理车间等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可以精确控制煤炭含水率,削减粉尘排放量达98%。
2023年10月和2024年1月,交通运输部先后对国能黄骅港“绿色港口发展”和“煤炭码头全流程设备远程集控技术研发与应用”两项试点任务开展现场验收。最终,两项试点任务均以98分的“优秀等级”获验收批复。
交通运输项目建养施工过程中安全有效消纳固废材料以减少砂石等自然资源消耗,一直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路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周晓航介绍,交科院围绕大宗工业固废、工程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开展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试点,提出工业固废利用交通运输行业路用分类表,开展典型工业固废利用全周期碳排放核算。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公路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了固废材料,累计铺筑公路里程超百公里,累计利用工业固废总量480万吨,实现碳减排量11000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我们将促进试点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注重成果与市场之间的契合度,加大创新性、代表性、示范性成果转化力度,提升试点成果的行业带动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周晓航说。
智能作业提高效率
在北京东六环西侧地下深处,一条长145米、重4500吨的“钢铁巨龙”连续掘进742天,打通了一条全长7.4公里的盾构隧道。这条“钢铁巨龙”是16.07米的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其打通的隧道便是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隧道。该项目完工通车后,穿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六环道路将从地上移至地下,副中心12条规划道路、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让人们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东六环改造工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需穿越公路、铁路、地铁、建筑、河流等复杂周边环境。“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站房最低点已经达到地下32米。我们要从站房底下穿过去,还要与其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所以隧道底部最深达地下75米。”中交隧道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A4标项目经理吕计瑞介绍,该工程具有“高、长、大、险、严”的特点。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接入了中交集团自主开发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当施工参数出现异常时,系统可以立即将异常信息推送到各级管理人员,实现盾构机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控制和对盾构机的全生命周期管控。
“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施工环境、方位等,但是应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就可以实现各种要素的动态感知。”吕计瑞介绍,借助BIM技术,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已成功实现了16米级超大盾构始发精准定位、负环精准拼装、精准建仓、同步双液注浆等工艺施工。
近年来,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化、可视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高级工程师姚海元介绍,在推动港口从二维向三维转变、由传统电子图纸向信息化模型转变方面,规划研究院研发了港口规划BIM协同分析系统和港口规划BIM可视化平台,形成了一整套港口规划通用构件库,并在宁波舟山等多个港口项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和示范。
数据赋能强化支撑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
2021年,交通运输部同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围绕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支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管理精细化、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和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便捷化4个方面、22项子任务开展试点工作。
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460万公里。“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尚赞娣介绍,中心汇集了2005年至2023年全国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类型等信息,跟踪乡镇、建制村、自然村组通达情况,实现460万公里农村公路网的地图展示和辅助决策分析。对于统计监测的精度,尚赞娣表示:“我在上面找到了小时候生活的小村庄,它周边路网的通达情况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晰。”
适时调整统计口径、真实反映人们的出行特征,也是数据赋能交通强国建设的一个体现。今年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门预测40天内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不少人疑惑,90亿人次相比之前有了翻倍增长,是否统计有差别?周晓航解释,过去只统计营业性客运量,随着公路网快速发展和私人小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公路出行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0年内呈现连续下降,这部分客运量已不能完整反映“流动的中国”。为更好反映全社会人员流动情况,交科院以数据为基础,全面支撑方案编制、指标设置、测算试算等工作。针对跨区域公路人员流动量(特别是公路小客车出行量)、城市客运量进行了数据模型研发、数据测算拆分等工作,在节假日期间强化数据监测分析,真实反映人们出行特征全貌。
为更准确地评估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进程,找出与世界交通强国的差距,由交科院信息中心牵头、综运中心等部门共同支撑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交通强国评价指标》,并支撑构建了交通强国指数。 (经济日报记者 李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