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罗那电视台台长魏森:我了解中国的“入场券”是一张返程机票

【环球时报驻西班牙特约记者  王方】曾是驻华记者、现任西班牙巴塞罗那电视台台长的塞尔吉·文森特有一个中文名字——魏森。近日,在巴塞罗那亚洲之家举办的“纪念西班牙中国建交50周年座谈会”上,魏森积极评价中国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在华工作、生活12年的经历不仅帮助他甄别西方对华报道的真伪,也让他看问题的视角更加全面客观。为满足当地民众希望了解中国的需求,魏森积极和中国媒体合作,引进《这里是中国》等节目,并开办中文频道。11月10日,魏森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批评那些攻击中国的西方政客,要么是吹毛求疵,要么是胡说八道。专访用西班牙语进行,但魏森时不时用发音标准的中文说出“感情深、一口闷”,甚至“硬装榫头”之类的地方方言。他还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非常具有前瞻性,在中国的亲身体验让我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感同身受”。

“全球文明倡议非常具有前瞻性”

环球时报:巴塞罗那电视台为什么想到要建立一个中文节目频道?

魏森:我想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推广中文,这是建中文频道的初衷。另外,就是让在西班牙的华侨华人及时了解西班牙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政府便民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大家对这个中文频道反馈很积极。如果没有这个频道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华人知晓相关信息估计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这应该就是媒体的作用吧。这个频道得到华侨华人团体的支持和帮助,这里我也要向大家表示感谢。

环球时报:最近我们的华侨华人团体正在促进山西运城、山东滨州和江苏丹阳与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对此您怎么看?

魏森:好啊,这是件大好事,也是让中西关系越来越好的巨大推力。我们电视台一定全力支持。

环球时报:您曾表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不同文明加强交流互鉴,促进了对彼此的理解和欣赏。”您怎么看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

魏森: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全球文明倡议非常具有前瞻性。我在中国的十多年里已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亲身体验让我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感同身受。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前不久您在亚洲之家演讲时强调,中西关系会越来越好,能具体说说吗?

魏森: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国与国之间取长补短已成为当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之一。正如一辆汽车的零件成千上万,没有一家汽车公司可以自己包揽生产。西班牙和中国都应发挥自身强项,进行贸易互补和技术互补。就这个领域而言,我认为当下西班牙政府做得很到位,尤其是疫情过后,两国间友好往来非常频繁。2021年巴塞罗那和深圳从友好交流城市正式升级为友好城市。前不久,深圳还在巴塞罗那举办了大型商贸洽谈会。这些都是推动两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环球时报:您认为欧洲和中国应该在哪些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

魏森: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经济领域。中国物美价廉的百货用品和中低档服装类在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已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国商家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未雨绸缪,在这个优势基础上不断开拓和创新,不断地将具有更多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推向欧洲市场,用中国人的智慧来保持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据我所知,西班牙市场上已出现丹麦、爱尔兰、荷兰等国的公司开始挑战中国的小商品和服装市场,尽管它们目前还处在前期阶段,但中国商家稍有懈怠就很可能被它们取代。

“中国的变就是不变,不变就是变”

环球时报:能谈谈您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吗?魏森这个中文名字,是您自己起的吗?

魏森:魏森这个名字是我夫人精心起的。她告诉我,魏本义指“山高大”,而中国的山闻名天下,最著名如喜马拉雅山、黄山、庐山、泰山等等,她希望我做事、做人能稳如泰山。森与林木有关,如果山上没有木就少了灵魂,就像美女少了头发。我夫人说,我是山,她就是山上的林木,于是,魏森这个名字就把我们俩紧紧“捆绑”在一起啦。

2002年,我受山西太原一所学校的聘请去教英语,本来合约只有3个星期,因此我订了往返机票。但我一到太原就被当地的文化和环境迷住了,后来就想办法申请延长了在华的时间。我在太原住了9个月,尽管那张回程机票早已作废,但我保存至今,因为它记录着我在中国的开始,更是一张了解中国、喜欢中国的入场券。

因为我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新闻系,所以回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罗那后,我马上向当地电视台申请了派驻亚洲的记者身份。要知道,当时加泰罗尼亚电视台在亚洲还没有派记者。很快我就来到北京工作,到中国各地采访。到新疆采访当地官员和普通民众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在北京,我有了美丽的中国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北京是我的媒婆啊!

2002年是中国的马年,这一年我骑上中国的赤兔马,骑了一轮儿,直到2014年“下马”回国,整整12年。这12年中,我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真实情景,“中国速度”让我惊叹不已,因此我在新闻解说词中说,“中国的变就是不变,不变就是变”。起初西班牙观众不理解这话的含义,我解释说:“当你在中国看见城市的高速变化时不要大惊小怪,这年头高速变化是常态,也就是‘不变’;如果你看见这个地方没有变化,那就是反常,就是‘变了’。”这样解释后西班牙人才恍然大悟。

环球时报:您把在中国12年的所见所闻还写成了一本名为《中国速度》的书。西班牙读者对它的反馈如何?

魏森: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的巨大变化。《中国速度》一书第一次印刷数量仅1000本,但上架后在短时间内就销售一空,再版一次后才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据了解,西班牙的读者基本定位是两类人。第一类是要去中国做生意的商人,他们在书中了解到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其中包括酒文化、交际文化等。有读者说,看了我的书就像自己在中国生活了好几年,有“吃了一块压缩饼干”的感觉。第二类是要去中国的留学生,他们非常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想缩小欧中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想到了中国后“这个搞不懂、那个不习惯”。就像我当年,一开始和中国人吃饭时不习惯中国人的敬酒方式,按照西班牙人的传统思维,我认为酒应该慢慢品,哪有像喝白水一样喝进肚的。在中国生活七八年后,我已入乡随俗,敬酒后也“感情深、一口闷”。

让西方了解中国真相,华侨华人团体可发挥作用

环球时报:您是否觉得有些欧美人还是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

魏森:是的,我的感触很明显,主要是一些美国人。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触痛了美国的一些政客,他们一直以“国际警察”自居,但如今来了条亚洲巨龙,一个后来居上的中国,美国一些人当然要攻击中国,随之而来的大动作、小动作不断,有些明显是吹毛求疵,有些就是硬装榫头(吴语,有“胡说八道、硬性栽赃”之意——编者注)。

相对来说,一直以来,在对华态度上,欧盟的一些政客大多是跟着美国“老大哥”。这并不奇怪,因为这都是美国势力、美国资本运作的结果。就当前形势而言,欧洲还摆脱不了靠美国撑腰的现状。

环球时报:对那些带有偏见,甚至虚假和故意抹黑中国的报道,中国该如何做,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这让我想起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本来不是从西班牙开始的,相关史料记录第一波疫情出现于美国的军营,只是西班牙媒体在一战期间对疫情如实做了报道,就被美英等国媒体命名为“西班牙大流感”,这样的带有污名化的叫法蔓延了一个世纪。

魏森:是有这段历史,这对西班牙来说是一段莫名其妙被羞辱的历史。我不知道当时的西班牙政府为什么没有去较真!在我看来,对于那些带有偏见的人群,无论他们怎么写、怎么说,都应该请他们拿出事实和证据,要确认真相,必须让事实说话,这也是判断和把握有无新闻价值的唯一手段。

环球时报:作为一个西方受众,您最想听到哪些中国的声音和故事? 

魏森: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放电影、办画展和图片展或演讲等活动都是很好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亚洲之家举办的电影节,让西方观众直接从画面上了解中国。画展、图片展也一样,用一种艺术形态来诠释中国,既有真实感也有艺术感,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这次的电影节,西班牙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讲故事技巧很是赞赏和钦佩。

环球时报:如何让西方受众了解真相?您还有什么可行的建议吗? 

魏森:要让西方受众了解真相,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靠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团体想出各种办法,利用各种渠道和人脉关系与当地人交流,宣传和表达中国的观点和看法。比如,西班牙有许多华侨华人社团,可以邀请西班牙各界一起讨论有争议的话题,甚至是敏感的问题。当地人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必须拿出过硬的事实依据。

热门相关:至尊龙帝陆鸣   你好,墨先生   覆汉   试婚100天:夜少,轻轻宠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