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没陆客,台境外医疗成了一场空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蔡英文当局上任以来推动所谓的“新南向”政策,台“卫生福利部”也配合推动“一国一中心”,目的是以医疗作为“软性外交”取代“西进”,如今却成了一场空。

台“卫生福利部”所谓的“一国一中心”计划是由台湾大型医院当“母鸡”,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设立台湾特色医疗中心。台湾《中国时报》12月11日称,台湾“国际医疗”2008年时产值为20.29亿元(新台币,下同),到2019年时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点,达到189.99亿元,此后一路下滑,到2022年时仅剩60亿元。台媒认为,产值下降与大陆赴台人数大幅下滑有关。2019年,赴台陆客占比达34.6%,到了2022年却直降到13.58%,境外医疗总产值因此蒸发七成以上。报道称,境外医疗定价自由、不受健保(台湾医保)限制,被视为提高医务收入的良方,但受限于台湾入境规范太严。以台湾长庚医院质子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为例,以前有六成病人来自大陆,但后来大陆人入境流程繁琐,一来一回得耗上一两个月,等不及的病人只能转至其他地区。台湾医疗健康产业卓越联盟基金会(MET)执行长吴明彦称,台湾医疗实力雄厚,过去陆客一向是前来消费的主力,但近年来两岸关系紧张,医疗签注公文一送至少7天,有些人干脆转去泰国,“两岸观光不开放时,国际医疗这条路等于没了”。

台新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毅评表示,台湾不孕症治疗成功率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以新光医院为例,每月都有许多境外病人来台,其中以港澳居多。长庚医院的质子治疗也是备受境外病人欢迎的项目。台湾林口长庚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曾振淦说,以鼻咽癌为例,台湾病人自费需要100多万元,境外病人是台湾人的1.5倍,300万元以内能完成治疗。吴明彦直言,若“国际医疗”兴起,医务收入两成来自境外病人,医院就有资源活下去,对健保费收入的依赖也会降低。

《中国时报》11日称,疫情过后,台湾境外医疗产值看似还有60亿元,但这一数据是美化后的结果,实际上背后是由大量东南亚移工在台就医的情况撑起来的。两岸交流“冰冻”后,医疗产值回不到疫情前,表明“新南向”下的“一国一中心”不过是跛脚的政策。医疗具有时效性,除了体检、医美等服务,会选择到境外就医者多半患有严重疾病,一旦遇到紧急医疗手术如心脏搭桥、癌症治疗等,并非每个患者都有时间等待。对大陆民众来说,台湾有距离优势,通过直航航点几小时就能到达台湾医院,也不必聘请翻译,过去几乎是他们境外医疗的首选。但2016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来自大陆的患者迅速减少,令岛内不少医学中心受到冲击。现在虽然多了“新南向”国家的患者到台湾看病,但大陆人每年来台体检,除了医疗本身,还有住宿、交通、观光等消费,一个人就可以带动约20万元的相关产值,若是重症病患,产值至少在200万-300万元,东南亚民众带来的产值无法和大陆人相提并论。(张若)

热门相关:邻家三个女人的味道   被帅哥打动的打工妹   隔壁的男人王成基   贴身侍卫   我有一个进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