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影响人类的情绪?我们的睡眠会随月亮周期变化

  据国外媒体报道,月亮似乎会对部分人的情绪造成很大影响,精神病医生戴维·艾弗的一位患者就是这样的例子。

  这名患者当时35岁,是一名工程师。据艾弗里回忆,“他很喜欢解决问题。”而令他困扰不已的问题是,他的情绪总是摇摆不定,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有时还会产生自杀的念头、或是产生幻觉,他的睡眠规律也极不稳定,有时几乎彻夜无眠,有时又能埋头睡上12个小时。


月球并非一颗遥远的卫星,而是会对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造成真切的影响。

  作为一名喜欢解决问题的人,这位患者一丝不苟地记录了这些规律,试图弄明白其中的原因。艾弗里仔细研究了这些记录后,也不禁困惑不已:“最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其中的节律性。”在他看来,这名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规律是伴随海洋的潮汐涨落变化的,而地球上的海洋潮汐则由月球的引力影响决定。

  “在那些睡眠时间较短的夜晚,潮水似乎都涨得比较高。”刚开始时,医生还认为自己的这种预感很荒谬,尽管这名患者的情绪变化周期与月球周期保持同步,但没有机制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最终艾弗里只好给患者开了些药、以及一些轻松的疗法,让他的情绪和睡眠稳定下来,最后让他出院了,在此之后,艾弗里便将该患者的笔记放进了文件柜里,再未动过。


月球运动的月周期和年周期与部分患者的情绪变化规律高度相似。

  十二年后,一位名叫托马斯·韦尔的著名精神病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17名患有快速循环双相障碍症的患者,这些病患者在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间切换的速度更快,并且和艾弗里的患者一样,发病周期显得极有规律。

  最令医生惊奇的是,这些周期的变化极为精确,不太可能出现在一般的生理过程中,这不禁让人思考,是否有一种外界因素影响着这些周期。(由于自古以来便有一种观念认为月球会影响人类行为),显然要考虑一下月球的作用。


电影《E.T. 外星人》

  多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相信月球会影响人类的行为。英语中“疯狂”一词(lunacy)就源自拉丁语lunaticus,意味“被月亮击中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自然主义者“老普林尼”都相信,疯狂和癫痫是由月球引起的,还有传言称,孕妇在月圆之夜分娩的几率更高,但这一点缺乏一致可靠的科学证据。认为月亮周期会使谨慎病人和犯人变得更暴力的传言也是如此,不过的确有一项近期研究显示,月光更明亮时,室外犯罪行动(如在大街上和海滩上等)发生的几率可能会更高。

  不过的确有一些证据显示,人的睡眠情况会随着月亮周期变化。例如,2013年一项在睡眠实验室的高度受控条件下开展的研究显示,与一个月中的其它时段相比,人们在满月前后的入睡时间平均要长5分钟,且总睡眠时间要短20分钟,尽管他们并未受到任何月光照射。与此同时,对受试者大脑活动的测量结果显示,他们的深度睡眠在这段时间内会减少30%,不过,后续研究并没能复制此次研究结果。


电影《月球》

  牛津大学的一名睡眠研究员指出,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这两项研究对受试者的睡眠监控均未持续一整个、或多个月亮周期,要想弄清事情的真相,只能对同一名受试者在多个月相内的睡眠情况进行持续监控。

  而这正是医生在研究双相障碍症患者时的做法,有时甚至会追踪患者情绪变化的日期长达几年之久,要想得出结论,唯一的方法就是对受试者进行长期单独追踪,而利用这种方法也的确找到了规律。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患者可以归为两类:有些人的情绪变化周期为14.8天,其他人则为13.7天,不过有些人也偶尔会在这两种周期之间相互切换。


古代哲学家认为,月亮会导致疯狂,这也是英语中“疯狂”(lunacy)一词的来源。

  月球会对地球造成多种影响。第一点、也是最明显的一点,便是月光的照耀。满月约每隔29.5天出现一次,满月后14.8天变成新月;其次是月球的引力,地球潮汐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每隔12.4小时涨落一次,潮水的高度变化遵循为期14.8天的“大潮-小潮周期”,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叠加控制;此外还有为期13.7天的“赤纬周期”,受月球相对地球赤道的位置影响。

  而一些患者们似乎就是遵循这两个潮汐高度变化周期发生情绪变化的。这并不是说,他们每隔13.7天或14.8天就一定会变成抑郁或躁狂状态,而是倾向于在月亮周期的某一特定阶段发生变化。

  艾弗里读了这项研究后,一起重新分析了之前那名工程师患者的数据,结果发现,他的情绪变化周期也呈现出14.8天的规律。


电影《加勒比海盗》

  另一项发现为该理论提供了进一步支持:一项研究发现,每隔206天,这些原本正常的节律就会被月亮的另一周期打乱,即月球到达近地点、变成“超级月亮”的周期。

  瑞士巴塞尔大学精神病医院时间生物学家安妮·韦尔兹·加斯提斯认为,月亮周期与“躁狂-抑郁”周期之间的关系“可信”但“复杂”,“没人知道这其中的确切机制是什么。”她补充道。

  从理论上来说,满月的月光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对于双相障碍症患者来说尤为如此,他们的情绪变化常受睡眠或生理节律的波动影响,如换班工作、或长途飞行等等,甚至有证据显示,睡眠剥夺可以帮助双相障碍症患者脱离抑郁状态。虽然患者们每天的入睡时间不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醒来的时间会不断推迟,即睡眠时间会变得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突然缩短。这种所谓的“月相跳跃”往往与躁狂的开始联系在一起。


电影《冒牌天神》

  尽管如此,月光不太可能是问题的关键。现代社会中的光污染如此严重,我们每天都会暴露在大量室内人造光源下,这显然遮蔽了月光的变化,影响患者睡眠、进而影响其情绪的可能是另一因素——月球的万有引力。

  有一种理论认为,月球的引力会导致地球磁场发生微弱波动,而有些人可能对此很敏感。

  “海洋由咸水构成,因此具有导电性。随着海水四处流动,便会产生与之相关联的磁场。”伦敦大学学院的太空天气专家罗伯特·维克斯解释道。不过这种影响十分微弱,人们也不清楚月球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是否足以引发生物学变化。


一些理论认为,满月时的月光会干扰人们的睡眠,进而影响情绪。

  有一些研究显示,太阳活动与心脏病、中风、癫痫、精神分裂症和自杀的发生率上升有关。当太阳耀斑或日冕喷射物击中地球磁场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电流,足以中断电网供电,还可能影响心脏和大脑中对电流敏感的细胞。

  “问题在于,这些事情并非不可能发生,只是相关研究十分有限,很难得出任何确切结论。”维克斯解释道。


电影《人工智能》

  不同于特定的鸟、鱼和昆虫,科学家不认为人类拥有感知磁场的能力。但今年早期发表的一篇研究对这一论断发起了挑战。研究发现,当人们暴露在变化的磁场中时(和周边环境中的磁场强度差不多),大脑α波活动会明显减少。α波是人们处于清醒状态、但并未开展任何特定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这些变化的重要性尚不清楚,可能只是人类进化产生的无关紧要的副产品,但也可能是环境中的磁场变化通过某种我们不了解的方式、对大脑中的化学过程产生了微弱影响。

  这套磁场理论令韦尔很感兴趣,因为过去十年来有多项研究暗示,在果蝇等特定生物体内,一种名叫隐花色素的蛋白质或许能起到磁场感受器的作用,隐花色素是细胞和组织(包括大脑在内)生物钟的关键成分。

  隐花色素与一种名叫“黄素”的、能够吸收光的分子结合后,不仅能帮助生物钟判断昼夜,还会激发一种化学反应,使该分子化合物对磁场产生敏感性,让果蝇暴露在低频电磁场下,可以重置果蝇的生物钟,导致其睡眠时间发生变化。


海水的潮涨潮落就是由月球的引力导致的。

  如果人类也是如此,也许便能解释双相障碍症患者的情绪变化规律了,在这些患者的情绪变化周期内,昼夜节律的时间也会发生显著变化,睡眠时间和时长也是如此。

  然而,尽管隐花色素是人类生物钟的关键成分,但与果蝇体内的运作机制略有不同。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体内的隐花色素似乎不会与黄素结合,而没有了黄素,我们就不知道如何激发上述对磁场敏感的化学反应了。因此,人类体内的隐花色素不可能对磁场敏感,除非人类体内还有其它分子能够探测到磁场的存在。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患者们对月球引力的反应与海水相同,都是通过潮汐力产生的,但该理论的反对者们认为,虽然人体75%都由水构成,但远比海洋的水量少得多,人体由水构成,但月球对人体的引力极其微弱,很难从物理的角度看出任何影响。


电影《阿波罗13号》

  尽管如此,利用拟南芥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却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拟南芥是生物学家研究开花植物时的一种范本植物,这些研究显示,拟南芥的根部生长遵循24.8小时的周期,约等于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这些变化极其微小,用极为敏感的仪器才能探测出来,但如今已有200多份出版作品支持这一发现。

  研究人员建立了单个植物细胞内水分子集群的动力学模型,发现一天之内由月球轨道导致的引力变化足以影响细胞内水分子的净增减情况。水分子的数量会对任何微弱的引力变化做出反应,哪怕是纳米级别的变化,这会导致水分子通过植物水通道运动,从细胞内层转移到细胞外侧、或者反过来,具体取决于引力方向,而这可能会对植物整体产生影响。


电影《月球大冒险》

  若植物细胞的确对潮汐力敏感,那么人类细胞就没有理由不敏感。考虑到生命起源于海洋,部分陆地生物也许仍保留着预测潮汐变化的机制,尽管这种能力已经用不上了。就算人类体内已不存在这种机制,但双相障碍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具有节律性,并且这种节律似乎与月球的引力周期有关。

  科学家对这种影响机制仍保持开放心态,并希望其他科学家以此为契机、展开进一步调查。虽然尚未找到答案,但希望这些发现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找到新的方向。

热门相关:麦田里的守望者   8亿聘金:帝少的蚀骨烈爱   开挂   白日梦   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