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我们小时候到底看到了什么?
如果有人问起,你还记得3岁之前的事情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那人类为何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呢?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问题,一个常见的猜测就是:我们小时候到底看到了什么?难道是看到了什么不应该看到的事物,以至于在长大之后,这段记忆被直接删除了?
当然了,像这样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猜测,科学界是不会认同的,实际上,对于“人类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这种现象,科学家们在过去也做过了大量的研究,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推测,总的来讲,科学界有三个认同度较高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应该是婴幼儿时期的人类缺乏提取记忆的线索,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假如现在问你,在上个星期五,你的午餐吃的是什么?那么你的大脑并不会马上给出答案,而是会在记忆中“搜索”一些线索。
比如说上个星期五你正在上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你的午餐就简单处理了,于是你就去了附近你常去的那一家面馆,然后吃了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而为了保持营养均衡,你还特意点了一份蔬菜。所以你看,有了这一系列的线索,你的大脑就可以轻松提取到相应的记忆,线索越多,你的记忆就越清晰。
但对于婴幼儿时期的人类来讲,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婴幼儿对世界的抽象认知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基本都只停留于视觉层面,他们不知道“上个星期五”、“午餐”、“上班”、“时间”、“任务”、“面馆”……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而没有了这些概念作为线索,他们的大脑也就无法提取到相关的记忆,久而久之,这些记忆就被大脑当作“无用信息”被删除了。
第二种观点却认为,虽然婴儿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咦、啊、呀、哦”等等不同发音的组合,来描述自己的看到的事物,所以人类在婴幼儿时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婴儿语言”创建提取记忆的线索,进而拥有了记忆。
然而这种“婴儿语言”却只是暂时的,因为在婴儿不断长大的过程,会逐渐掌握自己的母语,与“婴儿语言”相比,母语明显要“好用”得多,他们的大脑当然会倾向于使用母语,所以一般来讲,当婴儿长大到3岁左右的时候,曾经的“婴儿语言”就被母语完全“覆盖”了,而那些用“婴儿语言”描述的线索,也就再也找不到了,于是人类就没有了3岁之前的记忆。
好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三种观点。该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其实是因为大脑将这些记忆“裁剪”掉了。
或许你不知道的是,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数量最多的时候,其实是在婴幼儿时期,根据科学家的估算,1岁左右的婴幼儿的神经元数量会达到峰值,大约有1000亿个,在此之后,神经元数量就会不断下降,当我们长大之后,神经元数量通常会下降到860亿个左右。
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这是一个人类大脑的优化过程,在刚开始的时候,人类需要大量的神经元去认知这个未知的世界,而随着人类的成长,对世界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就会将一些不必要的神经元优化掉,以便更加高效地工作。
研究表明,人类储存记忆的基本机制,其实是来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所以大脑在优化过程中,就会把一些记忆“裁剪”掉,哪些记忆最容易被“裁剪”掉呢?答案就是婴幼儿时期的记忆。
正如前言所言,婴幼儿对世界的抽象认知能力极为有限,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基本都只停留于视觉层面,所人类婴幼儿时期的记忆通常都是一些凌乱、模糊、不连续、缺乏抽象描述的“图像级记忆”,所以在随后的大脑优化过程中,这些记忆就很容易被大脑判定为“不必要的信息”,进而被删除掉。
总而言之,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人类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看到了什么不应该看到的事物,而是我们大脑自然演化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其实有多种记忆,其中的一种被称为“程序记忆”(又称“内隐记忆”),简单来讲,这种记忆就是学会之后无需回忆就能下意识去做的技能,比如说我们如何走路、如何跑步等技能,其实就是“程序记忆”,而这些记忆则基本上都来自3岁之前,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其实也没有完全丢失3岁之前的记忆。
热门相关:九星之主 横财三千万国语 首席的强娶豪夺:离婚365次 翻天 不负荣光,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