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圆了新闻梦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小记者圆了新闻梦
——“探秘一张报纸的诞生——科技研学活动”侧记
本报资深记者与小记者开展新闻写作交流互动。
主持人与小记者互动。
小记者接受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采访。
西海全媒体记者 马小玮 郭红霞/文 邓建青/图
从传统的报纸印刷机器,到科技感十足的新媒体设备;从一张张墨香四溢的报纸,到多元化呈现的融媒新闻作品的诞生……5月29日,来自西宁红军小学的53名小记者带着憧憬与好奇,走进了西海都市报社、青海日报社印刷厂、青海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探访新闻生产地,了解新闻出版流程,体验融媒产品创作过程,感受新闻魅力。
他们有了采访证
14时20分,西海都市报记者为小记者们依次发放了采访证、马甲、帽子、团服和背包等装备。背包里装有笔和采访本等,同学们满怀好奇地投入到研学实践活动中。
拿到贴有自己照片和名字的独有记者证后,成为西海学生记者团一分子的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以后这马甲和书包就是我们的行头了。”小记者马子麒兴奋地说。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活动一开始,西海都市报社资深记者李皓向小记者们详细讲述了什么是新闻、该如何采写新闻。
听完讲述,小记者们来到青海日报社5楼西海都市报社新闻中心,看到有记者在写稿,小记者们忙凑上去看看在写什么。“新闻线索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每天要出去采访几次啊?”小记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问起来,记者给小记者们一一解答并详细讲解了一份报纸的构成。
报纸是这样诞生的
一张报纸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与读者见面?西海学生记者团走进青海日报社印刷厂,参观学习报纸印刷的流程。
光滑平整的四色印版,半人高的印刷纸,一走进印刷厂车间,同学们便被这些“神秘”的设备、材料所吸引。
“印刷厂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小记者马子晨露出惊讶的神色,随着青海日报社印刷厂安全体系管理部主任袁伟宁的细致讲解,小记者们逐渐了解了设备的用处。
袁伟宁详细介绍了组版、印刷的过程和原理,报纸印刷工作的两个主要流程是“制版”和“印刷”。首先,报社发来的每篇“报纸付印样”会分别被制作成四个颜色的印版,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印版安装在印刷机相应色组的滚筒上,四个颜色叠加印刷后形成色彩丰富的报纸。
“印刷这么多报纸,机器长时间工作会不会损坏?”“如何应对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如何控制印刷成本?”在采访环节,小记者们关心的问题非常多,袁伟宁一一详细解答。
过把“新闻主播瘾”
如何给视频配音?新闻直播是如何录制的?当天的活动中,西海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们走进青海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在演播室、配音室等工作间亲身体验,过了一把“新闻主播瘾”。
在演播室里,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王杜鹃给小记者们介绍了直播时所用到的大屏幕、摄像机等硬件设施。
“有没有人知道直播时主播面对镜头是提前背好的词儿还是……”“是看了提词器!”王杜鹃话音未落,便有小记者抢答。现场,王杜鹃给大家演示了如何播报新闻,一段字正腔圆、干脆利落的播报后,小记者牛俊也跃跃欲试,大大方方地来到台前。
“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对着提词器,牛俊模仿得有板有眼,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小记者马艳娜也大胆走上台,给大家播报新闻。
研学活动收获满满
“最后,我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作业,谁愿意把今天的研学过程写成一篇作文?”授课老师的话一出,同学们不约而同举起手来,一个个大声地喊道:“我想!我想!”
“你们准备如何写这篇作文?”听到老师的发问,小记者冶文凯胸有成竹地说:“我的开头打算写今天虽然下雨了,但依然抵挡不住我们研学的热情,第二部分我要写大家采访的有趣过程,结尾我想写研学的收获和感受……”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西宁市城东区妇女联合会的工作人员一直陪伴在学生身边。西宁市城东区妇女联合会主席王璠说,为庆祝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在报社开展研学之旅非常有意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孩子们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新闻研学中有一个正确的宣传观念,弘扬正能量,探索新世界,通过实践体验达到知行合一,从而成长为快乐健康、积极向上、思想创新、能力多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