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有名!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网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
目前, 淮南武王墩墓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已经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其中青铜器150多件(组)。
5月18日下午,武王墩墓备受关注的随葬重器——大铜鼎,从墓东一室中通过封箱、吊运,成功提取出来。
武王墩墓大鼎口径初步测量为88.2厘米至88.8厘米,通高约112厘米,鼎耳间距约111.1厘米。从口径来说,是目前发现最大的楚国大鼎。据专家初步判断,其造型是附耳折沿深腹鼎,鼎耳和鼎身都有精美的纹饰,如包括变体的龙纹或变体的凤鸟纹等,表面纹饰更精细地识别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大铜鼎内发现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具体的动植物类型需要清理出来后开展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鉴定研究。
由于两个鼎腿有裂缝,在提取起吊之前,考古人员用高分子绷带对鼎腿进行了加固;对鼎腹贴敷水凝胶和环氧碳纤维布,减轻吊带对鼎腹的磨损和压力;在鼎腹下放置井字形支架,缓解鼎身对鼎足的压力。之后,再上侧板,并用珍珠棉、聚氨酯等缓冲材料充填大鼎和套箱之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大鼎的鼎腿,保证大鼎的稳定性。最后,再封箱和吊运。
大鼎运到考古实验室后,将开展一系列保护和研究工作。拆掉包装材料之后,将进行拍照、记录等信息采集和纹饰、铭文的勘察,以及表面污染物和锈蚀物的样品采集、内容物的提取与鉴定研究,之后是对鼎身的初步清理,并逐步开展大鼎的研究与保护修复工作。
鼎,不仅是当时的国之重器,更是墓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楚大鼎”又称“铸客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公斤,1933年出土于当时的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楚大鼎”形制为圆形三足鼎,腹部微鼓,三只鼎足为兽蹄状,并装饰有浮雕旋涡纹。鼎颈的上侧附有双耳,耳的上部稍向外突出。前足足跟和左腹下外壁各刻有“铸客”二字,鼎口平沿处阴刻铭文十二字。该鼎颇为雄伟,在造型设计上则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
由于武王墩墓随葬的大鼎口径超过安徽博物院藏的“楚大鼎”,成为迄今所见最大的楚国大鼎,因此很多网民笑称“楚大鼎”以后可以改名“楚二鼎”。
专家介绍,雄踞江淮流域数百年,楚国掌控着极为丰富的铜矿资源,并在青铜礼器的铸造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楚国青铜器不仅拥有中原礼器庄重、严肃的特点,又拥有诸多创新元素,发展出自成一派的风格。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