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人花600美金买“赛博大粪”啊?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一般来说,考虑到广大读者心理健康,我们不该揪着着同样一坨赛博答辩连写两篇文章污染大家的眼睛。

不过这次《浩劫前夕》的后续实在太乐,憋着不说不仅我自己难受,并且这种有傻B事自己藏着偷偷乐不跟大伙分享的行为对于一个媒体工作者来说也太失职了。

因此,请允许我荣幸地向大家播报这条刷新人类智商下限的新闻:2023游戏圈最臭名昭著的骗局、在年末一举击败《魔戒:咕噜》《骷髅岛:金刚崛起》《行尸走肉》等一众电子垃圾,凭实力摘得年度赛博答辩这一桂冠的《浩劫前夕》,其激活码标价已经超过200刀,最高甚至达到600美金了!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浩劫前夕》这600美金的价格和年度答辩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信息直接把我的大脑干过载了,为此我特地确认了以下几个事实。

是的,《浩劫前夕》的制作商FNTASTIC已经提桶跑路了。

是的,《浩劫前夕》是一款网游,如今它已在Steam下架,并将于明年1月22日正式关服,届时所有玩家都无法进行游戏。

是的,《浩劫前夕》已经开放了退款渠道,同时Steam正在为所有拥有这款游戏的玩家进行自动退款。

是的,《浩劫前夕》的Steam激活码在网上曾卖到了606美刀,折合人民币4350元。

我不知道是谁在高价购买这坨赛博答辩,但我要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认识到了人类这个物种的多样性。

谁说答辩不值钱?

关于《浩劫前夕》为什么暴死,之前这篇文章(超链)已经介绍地很充分了,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质疑它年度答辩的含金量,将重心放在它凭什么卖这么贵这件事上来。

想当初这款游戏在Steam上架的时候,官方售价也不过40美元;结果全网下架之后反倒价格一路走高,冲破了200刀大关,上周我还找到了三家第三方游戏销售网站在卖KEY,过了个周末回来,其中两家已经显示卖完了,硕果仅存的那家网站的售价也涨到了555欧元(大概613美金)。

随着电商网站后续的补货,《浩劫前夕》现在的价格有所回落,但这样的价格波动反而证明了卖到几百刀的垃圾游戏还真有人买。

考虑到像《战神 诸神黄昏》这种3A大作从60刀涨到70刀都免不了被玩家喷,《浩劫前夕》作为一坨史诗级赛博答辩居然卖出了几百美金,这似乎已经能够成为某种传奇名垂青史了。

不过纵观游戏史上那些烂得千姿百态的粪作,卖出高价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2015年,以一己之力干崩整个美国游戏业的知名烂作《E.T. 外星人》在eBay上在线拍卖,它们中的每一份都出土于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市的垃圾填埋场,这场拍卖一共售出了近900份经过充分发酵的陈年游戏卡带,其中最高成交价达到了1535美元(相当于当时9560人民币)。

如果你愿意翻墙去eBay上看看,就会发现像《卡斯特的复仇》这样不仅游戏质量烂并且被公认为种族歧视且侮辱妇女,足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游戏也能卖到几百美元。并且你要是按照“史上游戏粪作排行榜”一个一个去电商网站上查的话,会发现其中不少垃圾游戏的实体卡带或光盘都在以“稀有游戏”的标签挂牌出售,只是这些已经被遗忘的烂作大多卖不出太离谱的价格,往往在几十美元上下。

虽然同为粪作,但《E.T. 外星人》和《卡斯特的复仇》这类游戏在业界的地位和知名度都有目共睹,多多少少有点历史意义或者收藏价值,再不济也是几十年窖藏的老游戏;《浩劫前夕》可是新鲜出炉的赛博答辩,这么一个没有资历的愣头青何德何能在垃圾游戏界跟那些被吐了那么多年口水的老前辈比身价?

实际上,在喜欢收藏游戏的玩家中,烂游戏比好游戏卖得贵这个现象也会引来大家的吐槽,但如果你放下对“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执念,尝试把这些垃圾游戏当做某种高溢价的艺术收藏品,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辩的艺术

乍一看,把《浩劫前夕》看做艺术品像是某种碰瓷,但马赛尔·杜尚的《泉》——那个被摆在美术展上的小便池告诉我们,艺术品只不过是艺术家思想的载体,它本身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既然这个载体可以是小便池,自然也可以是《浩劫前夕》,毕竟大家都是出身于厕所的一家人。


《泉》,马赛尔·杜尚

不过与杜尚亲笔题字(签了个假名)并寄到美术展上的小便池只有一个,《浩劫前夕》可是能够在电脑上复制的量产型赛博答辩,这会动摇它的艺术价值吗?

1923年,出生于匈牙利的构成主义先锋艺术家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曾创作过一组名为《电话图像》的瓷釉艺术品。这个作品是由莫霍利·纳吉在家中打电话口述,指示魏玛瓷釉厂的工人通过某种工艺流程创作出来的三张瓷釉画,它们之间只有尺寸不同、画面上每一个像素的构成比例都完全一样,没有什么原品和复制品之间的区别。

因此与其说他创作了《电话图像》,倒不如说是生产出了这个作品。

通过它,莫霍利·纳吉同时对艺术家和艺术品两个概念提出了质疑:只有出自于艺术家之手的东西才能叫艺术品吗?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吗?


《电话图像》,莫霍利·纳吉,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一百年前的莫霍利·纳吉自然不可能预知到如今电脑上放大缩小、复制粘贴这些功能,他只是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后,敏锐地察觉到了工业化和机器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也带来了平等和进步的可能性。而《电话图像》让那时的人们意识到,即便是纯视觉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原原本本地展示给所有人,艺术和美可以不因为时间和地理的隔绝而成为只属于少数人的高岭之花。

从承载和传递艺术家思想的角度来说,如今的复制品已经承担与原品差不多的功能,因此我们得以不用像古人一样为了欣赏《蒙娜丽莎》而专门跑一趟卢浮宫,一张足够清晰的照片就已经够了。

不过艺术价值不仅仅要衡量艺术品表达的美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能卖多少钱。

在开价这一点上,号称是“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就不那么讨人喜欢了,哪怕你是在艺术表达上拉满的《极乐迪斯科》,也只能在Steam挂价40美元(《浩劫前夕》上线时的官方售价也是这个价钱),逢年过节还要打折,这你叫老板们怎么攫取更高的超额利润?

建立在供需关系上的市场规律决定了资本不喜欢平易近人的东西,亲民就意味着烂大街,因此艺术品想要卖出高价,就需要与大众保持距离,以小众、稀有甚至独一无二的姿态俯瞰芸芸众生。

而《浩劫前夕》虽然在内容上是一坨公认的赛博答辩,但与其他电子游戏不同的是,在游戏暴死、工作室解散后,它反而因此具备了资本最为青睐的稀缺性,以数百美金的身价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这也是为什么躺在玩家电脑里的《浩劫前夕》是一坨一文不值的电子垃圾,而在网上公开售卖的Steam激活码却成为了被黄牛争抢的香饽饽。因为游戏文件可以在电脑上随意复制,激活码则是用完即废、独一无二的。

在这群所谓的投资者眼中,这哪是游戏,简直就是NFT啊!

然而与其他艺术品不同的是,大家的确不懂那些越来越抽象的艺术,但游戏是真的玩过,所以无论《浩劫前夕》的价格炒到多高,都不影响玩家一眼看穿它是答辩的本质。

于是就有了如今我们眼前的这一幕:投机者们对这坨炒出天价的《浩劫前夕》趋之若鹜,而围观的玩家们只能拿出当年看老八走进厕所时的眼神对他们行注目礼。

至此,《浩劫前夕》这个艺术品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完全体,再没有人会质疑它的艺术价值——

在世间种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还有什么比一坨被喊出高价的答辩更直白、更辛辣的嘲讽的呢?

热门相关:魔葫   魔葫   我寄人间   娶一送一:爹地,放开我妈咪!   现代隐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