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老稻种博物馆搜集展示贵州老稻种

【环球网综合报道】6月13日讯,长着稻芒的禾把、还未脱壳的饱满稻谷、黑红紫绿白各色稻米,被一一用心盛放在晶莹透亮的玻璃瓶中……MINI老稻种博物馆6月落地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省网络视听产业园。

MINI老稻种博物馆占地不足40平米,却搜集和展示了来自贵州各地四十多种传统水稻品种,分别由从江县云上粮仓、黎平县牛耕部落、云之上、花溪区闲土农场等二十多个生态农场的各民族稻农收集和提供。

有千年以上稻作历史,并且保有着传统稻作技术与经验,且以活态形式传承着稻作民俗文化的稻作民族,才能被称为“稻作民族”。通常概括为百越系、苗瑶系、百濮系、氐羌系和其他系。五大古老的稻作族系在贵州均有分布,但其中以百越系、苗瑶系和百濮系最为集中,他们世代在此繁衍耕作,数百种流传至今的古老稻种、千年铸就的石埂梯田、嘎吱作响的百年水碾,在贵州的山乡里比比皆是,千万年的农耕稻作智慧在此贵州难得的得以活态传承。

“这些在贵州本土已传承繁衍了千百年的老稻种,在早已习惯于超市采买大米的我们眼中,却不经意成为了新事物”,博物馆发起人陈晓龙说道。

据悉,MINI老稻种博物馆计划未来三年内将在一二线城市四大生活消费场景共建500座迷你稻作博物馆,摸索和创新一条可持续的老稻种活态传承与开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