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前,他曾在EVE里招募过实验助手

2016年3月,《星战前夜》(EVE Online)上线了名为“探索计划”(Project Discovery)的内置小游戏,允许玩家鉴定人类蛋白质染色图,以帮助游戏外的抗癌药物研制。

2017年7月,探索计划的第二阶段“系外行星”上线,涉及的科学项目从生物学变成了天文学:玩家需要根据恒星的明亮度变化判断星系内是否存在行星。

2019年10月,日内瓦大学天文学系荣誉教授米歇尔·麦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一颗围绕太阳型恒星运行的外行星”。

现实中的米歇尔麦耶

这些事当然不是毫无关系。上文里与EVE官方CCP合作并主导了探索计划第二阶段的科学家,正是刚刚获得诺奖的米歇尔·麦耶,他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向EVE玩家解释这一计划的可行性和严肃性,还在游戏中以NPC的身份出现,向参与计划的玩家解释“玩法”并发放奖励。

游戏中的米歇尔·麦耶

我们已经知道很多试图利用游戏完成科学研究的计划了,它们涉及方方面面,考古研究、医疗健康乃至战争决策,而EVE的探索计划可能是其中最为严肃,也最为可行的项目。很大程度上,探索计划之所以严肃可行正是因为它给予玩家的任务非常简单——当好一个人肉识别器。

“系外行星”项目基于2006年被发射到外太空的天文望远镜CoRoT,它会把收集到的海量天文数据传回地球。这些数据必须经过分析才有意义,在以前,天文学家们要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分析天文数据中,即使有计算机辅助也没法代替人类的判断。

Corot空间望远镜飞行想象图

这些判断本身很多时候并不复杂。比如在系外行星项目中,判断是否存在行星的标准很简单:脉冲星之外的恒星亮度变化一般是无规律的,而如果有行星在围绕恒星旋转,恒星就会因为这种公转而产生有规律的亮度变化。玩家在内置游戏中,只需要观察亮度变化是否有规律,然后标注出来就行。整个过程并不需要玩家掌握多么严肃的天文学或者物理学知识。

EVE官网的介绍,玩家只需要了解怎样的亮度变化算是有规律就能完成项目

有些人担心“如果有玩家乱标注怎么办”,实际上这种担心没有太大必要。这种利用大量人员担任识别器的项目早有成功的验证——网上常见的谷歌验证码就是谷歌训练AI计划的一部分,这一计划已经证实,只要参与的人数够多,个别捣乱的人不会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

被不少人抱怨过的谷歌图片验证码

主导计划的米歇尔·麦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因为他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这是天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之后的几千颗系外行星都基于这一发现。虽然这一发现的时间是1995年,那时候EVE这款游戏都尚不存在,但玩家们实际上至今仍然在参与的,就是这一诺贝尔奖成果的后续研究。

如果你也在EVE中参与过这一项目,也许可以在简历里这么写:“通过相关测试与实验数据,为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热门相关:深海余烬   第一战神   第一战神   第一战神   全能游戏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