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游戏版》尸检报告 为何电影改编游戏大多都是烂作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先生在其漫长的演艺生涯中为观众们带来了数十部电影,其中不乏《第一滴血》系列和《洛奇》系列之类的经典作品。近年来的两部《敢死队》电影中史泰龙先生更是大秀夕阳红,让许多韶华已逝的动作明星们齐聚一堂,为我们寻回了不少旧日的感动。至于最近刚刚上市的《兰博:游戏版》,却成为了史泰龙在游戏界近年来最令人发指的一次出演。
很高兴见到他们还在为PS2开发游戏
这部作品有多糟糕?您可以参考一下我们之前的评测和IGN的评测,总体来看,《兰博:游戏版》不仅机制过时,而且就连这个过时的机制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运用。游戏的画面也毫无亮点可言,对于原著剧情的粗劣重演更是让许多粉丝感到荒唐可笑。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最早宣传时居然自称是一部“AAA”级大作。
你绝对无法从截图中看出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糟糕的电影改编游戏很多,其烂作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游戏界的整体烂作比例,不能被归为烂作的那些游戏也多半是平庸至极。如果你觉得《钢铁侠2》是一部不错的电影,那么你千万别去玩《钢铁侠》游戏,因为它多半会把你对托尼•史塔克的好印象败坏殆尽。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X战警》系列游戏,比如好几部的《蜘蛛侠》(《蜘蛛侠2》其实还不错,其他的就……),比如除《黄金眼》外的各种《007》。虽然各有各的烂法,病根却都是一样的。
Rambo:别说了,我这就Game Over
一、赶工!赶工!再赶工!
电影改编的游戏基本上很烂的这条定律最早可上溯到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ET》,而糟糕的《ET》游戏在当年成为了游戏界的现象级事件。 当年的Atari在电影开拍后很久才终于拿到了《ET》的改编权,而为了赶上电影的上映日期,留给游戏的开发时间仅仅剩下了5个星期。
别误会,在1982年这也不算好画面
当年的《ET》一经公布,就裹挟着电影的强势东风获得了媒体的广泛报道。许多玩家和媒体都对这部作品表示了自己的期待。而这刺激了Atari,使其领导层认定了作品必将大卖。在仅有的5个星期制作期内,Atari花掉了1亿2500万美元开发游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费用用于卡带制作)。而当游戏发售后,如潮水一般的恶评终于其淹没了。这不仅直接促成了Atari帝国的崩塌,也让整个游戏界遭遇了大萧条。
终于把自己玩坏了
现在看来,5个星期的开发周期就连做一部好玩的Flash游戏恐怕都不够,更何况是一部被寄予厚望的商业游戏了。而就是这种显而易见的、慢工出细活的简单逻辑,却一直没能在电影改编游戏的过程重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游戏的发售必须赶上电影的上映日期。只要做到这一点,有了电影的宣传攻势做后盾,无论游戏多糟糕,都会有不少玩家去买。
恐怕许多人都没听说过的《霹雳娇娃》游戏
二、坑的就是粉丝……和小盆友
能够改编游戏的电影往往都拥有相当深厚的粉丝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最典型的例子自然是近年来如过江之鲫的超级英雄们。各种各样穿紧身衣的“侠”们的家谱里通常拥有近一个世纪的荣光可供夸耀。他们在游戏市场的地位相当于成群出现的Hello Kitty猫和米奇老鼠,对于粉丝来说,别管代言的是鼻烟壶还是猫砂盒,带有其标志本身就已经足够诠释购买的理由了(当然,只是购买的理由,使用的时候完全是另一回事)。
你说他们有可能不买么?
不过这样的话,除了粉丝之外,真的会有玩家去买吗?
答案是肯定的,会有玩家去买,而且买的人还不少。经验老道的核心玩家可能会对这些骗钱的作品嗤之以鼻,但对于许多刚涉足游戏领域不久的玩家来说,此类作品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另外,考虑到国外的许多十岁上下的小盆友还是由父母帮着选购游戏,而有些父母们的游戏鉴别能力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下面这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可以佐证一下非核心玩家对游戏市场的影响:PS4的首发游戏列表中包含了《愤怒的小鸟》,而这款作品在PS4首发日的销量达到了50000套。国外的一家媒体当做笑话报道了这一销量:大家不难想象得出,当孩子的父母在央求下给小祖宗们买主机时,实在不知道该选什么游戏,唯一听说过的就是《愤怒的小鸟》(自己还没玩过),然后把它连同崭新的PS4一起带回了家。现在,让我们在心里描绘一下这些父母们看到《钢铁侠》、《蜘蛛侠》、《神奇四侠》时的情景把……
妈咪是笨蛋!
三、拍电影大手大脚,做游戏一毛不拔
与电影产业相比,游戏产业的风险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对于许多已经砸进了上亿美元的电影来说,再拿出上千万美元开发一部很有可能会失败的作品谈不上是什么聪明的商业选择。像Atari和《ET》这样投入上亿美元的例子即便在当年也是个特例。但商人毕竟是商人,风险高的大买卖不感兴趣,若说拿点小钱做个半成品忽悠一下粉丝们,他们还是非常愿意尝试的。所以,我们得到了《洛杉矶之战》(IGN 5.5分)、《钢铁侠》(IGN 3.8分)、《猫女》(IGN 4.0分)、和令人扼腕叹息、拥有无限潜力却又被赶工毁掉了的《阿凡达》(IGN 6.8分)。
几乎和电影长度一样的游戏
这些作品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发行方根本就没想做一部好游戏,他们只想做一部还过的去的游戏,做一部不挨骂或者少挨骂、但又能赚点儿小钱儿的游戏。至于商业方面的表现,只要能够做到迎合粉丝们的收藏癖和欺骗轻度玩家,收回那百八十万的制作费往往问题不大。在公关方面还能博得一个全面出击的宣传噱头,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令人感到气愤的是,虽然明知自己的产品属于狗肉上不了大席的水平,发行商们往往还偏要将其包装成AAA级作品,各种宣传铺天盖地。而到发售后玩家们会发现,这些作品唯一成功的部分就是格外好看的预告片和截图。比如下面这段预告,绝对是对玩家的误导。
《兰博:游戏版》预告:
四、剧情划地自封,内容疯狂注水
归根究底,有些IP生来就不适合改编成游戏,至少不适合直接照搬电影的剧情进行改编。这一问题在超级英雄游戏中经常出现。老套的英雄故事或许还能在俊男美女们的演绎下在大银幕上勾摄观众们的灵魂,但对于游戏来说,这些故事往往都且缺乏足够魅力,而且太短。将2小时的观影体验改编成10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游戏体验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许多作品只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实现这个效果,那就是注水。它们可能是巨量的无聊战斗、粗制滥造的过场动画、数量惊人的多、质量惊人的低的支线任务。形式多种多样,但水就是水,人人都喝过,沾到舌头就知道。
别犹豫,动手吧
用现有IP改编游戏肯定是可以成功的,比如《蝙蝠侠》,比如《行尸走肉》(Telltale)。而他们成功的共同点就是,不将游戏的自身内容限定在某一部电影之上。这或许证明了电影和游戏两者之间存在的先天差异实在难以实现复制性的对接,想要成功,必须另想办法。但对电影进行照抄照搬实在是个省钱省力的好办法,恐怕永远都难以禁绝。
虽然有许多原创内容,但还是给不靠谱的基本素质毁掉了
五、成功之路在何方?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匮乏的预算和局促的开发周期往往使得电影改编的游戏作品输在了起跑线上。原作对游戏本身的限制也使得开发方面的创意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不过大家似乎忘记了,改编自电影不应该等于照抄电影,如果一部经典电影的游戏版真的能让我们领略到新的、至少是同样精彩的故事,那么它就至少值得我们一玩。
神作未必,佳作无疑
比如《教父》。
虽然《教父2》已经死透了,但初代的《教父》在开放世界这一概念刚开始流行的游戏界还是收获了不小的成功。它是改编自《教父》电影没错,却胜在为玩家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来观察考利昂家族,让我们从电影无法涵盖的角度进一步的了解了那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角色,重新构建了许多电影中一笔带过的情节。与之相比,在开放的游戏世界中畅游1945年的纽约这种小事几乎都可以不用提了。你可以在《教父》游戏中感受到《教父》电影的魅力,但所获得的体验却绝非是一部加长版的注水长片。
马龙·白兰度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部游戏
不过可惜的是,《教父》游戏的开发是在电影上映的几十年后,当年的小帅哥阿尔帕西诺在游戏发售时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它不必克服极短的开发周期所带来的困难,也不必过分担心预算的问题。而且,这可是《教父》,电影史上最优秀作品的有力竞争者,相信绝大多数的电影都无法唤起开发商如此深厚的投资信心。
自杀式的续作,各种“亮点”都没能拯救它
对于绝大多数有意改编游戏的电影来说,在各种次级终端广泛普及的今天,不拘泥于电影本身、独辟蹊径的设计理念大概是拯救这一门类的唯一方法。《小黄人跑酷(Minion Rush)》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你很难说这部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电影原作的内容,但却靠着一群傻萌傻萌的小黄人和现有的成功游戏模式在掌机市场上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萌到你脚软
这种攫取电影的某一个优秀片段对其进行特别加工,提供相对单纯却有趣的游戏体验的制作方式有许多好处。它耗费的资金少、开发周期也短,就连创意也是偶尔才需要。与那些大而无当的电影改编的伪大作相比,或许这才是现阶段绝大多数电影改编游戏应该选择的路线。
《Minion Rush》也抄袭,不过人家抄对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