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四,肯德基都要把人们搞“疯”

最近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现象,每到周四,各大社交平台上就会冒出无数王公贵族,以及身家千万的富豪,他们在这一天放下身份与尊严,化身“网络乞丐”诉说着自己悲惨的人生故事,并四处喊出那句——“V我50(微信转我50元)”。

而促成这一切的,是一场每周一度的盛大狂欢——疯狂星期四。

疯狂星期四是肯德基的优惠活动。在周四这天,你能花19块9买到20个黄金鸡块,而吮指原味鸡+黄金脆皮鸡的套餐只要9块9,可以说十分物美价廉。

其实早在几年前,很多人就已经经历过肯德基的第一波“疯狂星期四攻势”。当时肯德基请了鹿晗、王一博很多流量明星拍摄宣传广告,原地俯卧撑外加循环播放的“疯狂疯狂星期四,九块九块九块九。”占领了各大电梯、快递柜的屏幕,许多人在出门或者取快递时也被这些洗脑的“古神低语”折磨得心生反感,逐渐变得暴躁疯狂。


而这些在当时惹人生厌的洗脑宣传,经过时间的积累后终于引起了质变,这股“不可名状的疯狂”从电梯间快递柜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如今在每周四发作的集体病症。

每到周四,仿佛都有一个高级特工给你端来一碗心灵鸡汤,只不过里面已经下了“疯狂星期四病毒”。用什么可以填满房间?再明亮的光都没有办法笼罩每一个角落,但蛋挞的香气可以,一个不行,就来8个。

嘿嘿啊哈哈哈哈哈,鸡米花来喽

秦始皇第N次秽土转生不再为复兴大秦帝国,只为吃上一份9块9的吮指原味鸡;比尔盖茨的孩子为了黄金鸡块,愿意付出自己的千万财产。

在这场一周一度的狂欢中,疯狂星期四文学掀起了一股新的网络文学风潮,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它的题材包罗万象,涵盖了爱情、历史、悬疑、社会各个方面。其对于人生与情感的深刻剖析,卡夫卡看了都自愧不如;悬疑反转的出人意料程度,欧亨利在它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这些“疯狂”文学,深谙文学创作之精髓,用精炼的语言阐述了无数经典的故事,短短几行字,包含了几层反转,体现了人们对于金钱、人性、友情、爱情的无奈现实与深刻思考,而结尾中那短短的十个字——“今天肯德基疯狂星期四”,则为一段段悲情的故事,添上了温暖的底色与鸡米花味的无穷余韵。

而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发现作家们“疯狂过”的痕迹,就像鲁迅曾经说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疯狂星期四’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请我!’”

如果将其改写成日式宣传片的文体,更是凭空多出了一股独自面对世界末日的中二和悲怆感。

当然,在我们把疯狂星期四当作每周摸鱼的图腾时,也不要忘了在背后默默耕耘,唯一无法在星期四疯狂的人群——肯德基的员工。

而任何艺术形式最终都会在发展中变得抽象起来,即使不需要长篇的文字,也能让人心领神会甚至自发完成一场“线上聚餐”的接力。

“疯狂星期四文学”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每到周四,看到群友们分享的各种的小作文。还没看内容你就能猜到,无论怎么开头,结尾一定是“疯狂星期四,谁请我吃?V我50”。但你还是迫不及待地看看群友们又整出了什么新活,然后把它们转发出去并继续创新,周周如此也不感到厌烦。

它就如同文字版的“Rick Roll”,人们明知上当,但还是为此乐此不疲。

爷被骗了,爷自愿的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波非常成功的营销,而且完全是人们自发进行的。最近每到周四中午放工,我在前往肯德基的路上,总能看到几波提着KFC的袋子来来往往的同事,见面大家也会心一笑,问上一句“你也疯狂星期四?!”

每周四办公室都飘满了鸡块的香气

但“疯狂星期四”的火爆程度与意义,早已超出了一场营销活动本身。从开始的洗脑发展到现在,其不仅富含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矛盾反转要素,更是契合了当下社畜们的自嘲心态与社交需求。

除了小部分人以外,大多数人并不会一定要在周四吃上一顿肯德基,但还是会在群里反复刷屏;人们费尽心机想出各种情节,经过一长串的铺垫,最终说出那句“谁请我吃?”时,很多时候也并不是真的要有人请客。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社交密码,意思是“这个B班别上了,我在摸鱼,快来一起!”

而星期四本身,对于学生和上班族来说也实在是一个极其痛苦的日子,刚经历过周一到周三的摧残,和周末中间还给隔着周五这一座大山。仿佛孤悬于海面之上,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

因此,疯狂星期四文学,成为了人们释放压力的一个出口,给了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日子一点寄托。虽然生活忙碌,私底下骂完老板后只能唯唯诺诺地继续打工,但从20个黄金鸡块中,还是可以短暂地品尝到自由与反叛的感觉。

最终,在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强化下,“疯狂星期四”成为了一种带点宗教性质的节日。但正如“飞天意面神教”一样,它的目的是解构而非建构。人们把“疯狂星期四”同这一年的大事件和大瓜放到一起时,仿佛在说——这些看似惊天动地的瓜,其实都没那么重要,与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吃这些瓜还不如9块9 的吮指原味鸡吃起来痛快。

往更大的方面说,疯狂星期四文学的爆火,也体现出了一个规律:很多梗的爆红看似毫无规律甚至有些令人费解,但其实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是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心态的集中反映。例如之前的冬泳怪鸽,在人们以玩梗为目的不断地喊着“奥里给”的口号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注入了一股向上的力量。

再如同之前饮茶哥爆火时,每天下午三点都有人在群里刷“三点几嚟!做~做撚啊做!饮茶先!”一样,都是在焦虑情绪和生活压力环绕下的一次反抗,就像网友们说的:“虽然老板不关心你,但在遥远的新加坡还有一个陌生人关心你。”

本质上,玩梗的初衷都是为了快乐。豆瓣上有一个“糊弄学”小组,人们在里面讨论如何糊弄掉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分享自己被别人糊弄的经历。而每天下午三点饮茶、每周四都疯狂的人们,其实也是在用一种“糊弄”的态度面对生活。这种糊弄并非是消极的,反而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他们用这种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选项:面对着来自生活的压力,也许我们无力反抗,但在忙碌的间隙,也不妨用一点玩梗的“疯狂”态度来糊弄一下生活。

毕竟,周四再不疯狂,就到星期五了。

热门相关:深空彼岸   权相嫡女   慕先生的小骄傲   豪门蜜爱:独宠天后小萌妻   娇医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