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黄磊,今年内娱又一桩奇案
内娱最不缺的,就是笑料。
向佐刚忙完,轮到黄磊了。
冲米稀加辣椒、火化叫花鸡、生姜炒蛋赛螃蟹、豆角毒翻宋丹丹、山楂蛋液锅包肉……
网友们回看已经停播的综艺《向往的生活》,发现“黄小厨”黄磊所做的菜,似乎都是黑暗料理。
几乎每次都第一个捧场的何炅,也成了众矢之的。
短视频搜索“异食癖”,跳转的是何炅,足以证明他的含金量。
网友们纷纷化身微表情专家,逐帧分析何炅的言行细节。
在感慨娱乐圈混的就是人情世故之余,硬是脑补出了代号“栀子花”的捧杀计划。
再往前倒几个月。
6年前的天价剧王,某瓣7.5分的国产剧《如懿传》。
最近也被拉出来“逐帧审判”了。
去年7月,某游戏区up主随口吐槽《如懿传》的剧情不合理,却遭到粉丝疯狂攻击。
结果踢到了钢板,这位up主接连制作了十几期节目,逐帧分析该剧的各种缺点。
*连续输出一百多条视频
影视区和吐槽区开始团建,吐槽《如懿传》成了流量密码。
今年2月,《如懿传》的各种吐槽遭周迅工作室的投诉举报,又让原本平息的战火重燃。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up主在更新吐槽视频。
甚至加入了流量密码——男女对立。
问大家个问题:
你“审判”过一部影视剧,或者演员吗?
你接受“审判”这种说法吗?
如果能,那“逐帧审判”呢?
随着影视剧的播出平台,从电视走向网络。
咱们观众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多,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
试探一部新剧的好坏,也从一开始的“排雷”,逐渐发展成了“审判”。
角度更专业,观察更细致,相应的评论也更加犀利。
*多角度多层面,言简意赅
从剧情设置、镜头语言、服化道到演员的演技。
全都是观众们“审判”的对象。
互联网摇身一变,化作“赛博法庭”。
某瓣的小组、某度的贴吧、某站的评论区,都可以“开庭宣判”。
虽然极端了一点,但这种“审判”行为本身无可厚非。
影视剧拍出来,就是给人看的,观众有发言的权利。
就像去饭店吃饭,我花了钱的,就有权评价你的菜品好坏。
影视剧拍得烂,就应该允许批评,积极改进。
就比如2018年上映的烂片《大闹天竺》。
让初执导筒的王宝强“喜提”金扫帚最令人失望导演奖。
*为数不多亲自来领奖的获奖者
他虚心接受,励精图治。
终于靠《八角笼中》扬眉吐气,证明了自己。
这才是面对批评,应该有的态度。
而不是嘴硬,连发十几条微博证明观众有眼无珠。
演员的演技差,就该虚心接受,继续锤炼。
而不是放任粉丝控评,硬要把黑的说成白的。
按头让路人承认他“仅粉丝可见”的演技。
观众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看到更优秀的作品。
但是最近,兴起了一股极端风潮:
逐帧审判。
所谓“逐帧审判”,是一种对演员进行极端批评和挑剔的行为。
超慢速看剧,精力全在挑毛病上。
容易被观众“逐帧审判”的作品,集中在两类:
古偶仙侠,都市偶像。
一方面,这两类影视剧的基本盘大;
另一方面,它们无论是剧情还是设定,都有同质化倾向。
三生三世修炼爱情,是仙侠古偶离不开的套路;
霸总娇妻,也是都市偶像最经典的母题。
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根本懒得讨论烂俗的剧情。
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主演的颜值和演技上。
可以理性探讨,客观评价。
但是逐帧审判,就有点矫枉过正了。
说句实话,以内地影视剧的平均水平。
就算是8分的剧,都经不起这样的“逐帧审判”。
尤其是古偶仙侠,台词文白不分,还存在大量病句,早就是常态了。
*《如懿传》光病句都能找9期视频
路人不看剧,光看断章取义的长图和动图,就进行审判。
不正是对演员本人、剧集本身的恶意中伤吗?
就比如去年上线的《宁安如梦》,剧集本身一般。
张凌赫那句歇斯底里的“苦果亦是果”,在某博被疯转。
但是如果你真的看了剧,就会发现他的演出,以及这句台词。
放在那个情境下,是没啥问题的。
文艺市场本来就需要百花齐放,应该允许存在问题,让大家敢于放手创作。
可“逐帧审判”悬在大家头顶上,让创作者举步维艰,让演员的包袱更加沉重。
希望评价能回归理性,而不是怀揣恶意的曲解和中伤。
这个行业才能越来越好,路才能越走越宽。
《如懿传》除外,它是真的烂得令人发笑。
黄磊也除外,最近我的快乐源泉,就是看各种黄磊“美食”盘点~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