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国创造绿色奇迹
□平波台
今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出一个个“绿色奇迹”。
荒漠变绿洲,北疆筑牢绿色屏障。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6.8%;沙化土地面积16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7.6%。长期以来,我国把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实现“双缩减”。其中以“三北”工程最具标志性意义。自1978年启动以来,“三北”工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球瞩目的生态治理范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三北”工程区治沙人和建设者不懈奋斗,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打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标杆。
一代接一代,三北树起精神丰碑。近半个世纪以来,“三北”工程地区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坚持不懈防沙治沙,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以塞罕坝为例,那里曾经是一片“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芜沙地,上世纪60年代初,一群年轻的林业工作者怀着治沙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片土地上植树造林,经过三代塞罕坝人不屈不挠、埋头苦干,如今沙地变成“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塞罕坝林场,构筑了一道守卫京津的生态屏障。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在“三北”工程这一伟大壮举带动下,治沙人创造的生态奇迹、谱写的精神壮歌,永远铭刻在中国防沙治沙史册上,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八步沙“六老汉”等一批造林治沙英雄,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立志“当沙漠里的一棵樟子松”,投身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伟大事业,续写新时代治沙故事,
黄沙变黄金,治沙种出绿色产业。在长期的治沙事业中,各地在科学治沙的同时,将防沙治沙成效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紧密结合,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清洁、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在新疆柯柯牙,当地政府推行以林果业为主的“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荒漠绿化造林模式,在防护林网中套种苹果、核桃、红枣等经济林,延续生态成果;在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景区格外显然,以沉浸式体验游为特色,建成一批高端休闲度假产品,2023年共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8亿元;甘肃白银市在沙化土地建设2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打造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从防沙到治沙再到用沙,各地因地制宜,治沙又致富的双赢之路越走越宽,荒漠化治理也有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1今日热点
章丘区石子口村入选优秀案例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
强化安全筑基意识 守牢安全生产防线 济南能源投资控股集团开展安全技能竞赛
“华中康养地”湖北咸宁:大健康产业成势见效
孔洋:“瓷福中国”创始人、景德镇收藏家协会会长
来济南,刚刚好
六度失败历经波折终得愿 青岛市市立医院生殖团队助力一次试管喜获龙凤胎
小编精选
- 2024年临沂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0家 居全省第3位
- 出硬招、实招、好招 临沂用“阳光雨露”滋养企业“茁壮成长”
- 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橙仕汽车新品发布会召开
- 面对面讲解、咨询答疑、有奖问答……绵阳涪城公安这场集中宣传活动让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入脑入心
- 从“家门口”到“厂门口”,营山县“点对点”送工到岗稳就业
- 绵阳涪城区石塘街道:社区里的“家庭式养老院”让老人乐享温暖
- 泸州纳溪:90后退伍军人返乡创业 化身直播带货新农人
视角
热门相关:如意小郎君 极品医圣 重生之男神追妻忙 美女总裁之贴身高手 锦绣田园:医女嫁贤夫